写给新生——26个必知英文单词
(2008-09-04 16:14:32)
《文汇报》吴枚姐姐数天前打电话希望我写一组针对新生的文章,来帮助新来港内地生。作为《求学香港专栏》本个专题中的第一篇文章,也第一时间贴在这边。能力、眼界有限,但仍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些许借鉴。
——写在前面
又是一年入學時,經過了o'camp多彩的活動,想必各港校的新生都已經對各自的高校有了初步的認識。由于香港高校普遍釆用高度英文化的教學,在求學生活之中,有很多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英文單詞。在此,了望僅憑個人認知介紹些許,各位新生究竟已經了解了其中的多少呢?
Assignment
這個單詞是我們在几乎每一門課程中都會碰到的,表示大學里的“作業”,且此“作業”一般會參與學科分數的累計。
Bilingual
意為“可講雙語的”,這一點想必是很多新生選擇香港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香港的高校教育中,“兩文三語”的素質被高度推崇,各學校均為學生提供了優良的教學資源和鍛煉機會。
Cer
完整形式為“Certificate”。這是一個比較地道的香港本土簡稱,指成績單或者各種證書。相信各位在今后的求學生活中,都能拿到難以計數的“Cer”。
Discipline
在學朮體系中,此詞并非我們通常理解的“紀律”之意,而是指高等教育中的“學科,課程”,希望各新生在接觸到的時候不要迷惑。
Exchange
“交流,交換”之意。由于注重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香港各高校均為學生提供了眾多赴海外或中國內地名校交換學習的機會。時間一般是Year2的一個學期或者整年,申請一般于Year1下半學期提交,各位新生可以提前留心。
Function
泛指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在香港讀書,課外活動是十分重要的外延,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宿舍,真的“好多Function搞啊! ”
GPA
這應該是本文所有單詞里面最“學朮(Academic)”的一個。其完整形式為“Grade Point
Average”,意為“平均成績點數”。此成績計算體系普遍被美國高校應用,作為衡量申請人學業成績的標准,通過了解申請人以前的學習成績來了解其學業潛力。香港各高校目前也普遍應用GPA計分體系,在學生畢業之時,依據“績點”為學生頒發不同等級的榮譽學位或者普通學位。鑒于香港各高校GPA計算體系多樣,在此就不再祥解計算方法。各位新生請務必盡快透過學校網站了解本校GPA體系詳情。對于港校畢業生來說,“GPA”將是日后就業和深造最為重要的硬性指標,各位新生現在就要加油咯!
High Table Dinner
這是一個可以絕對直譯的詞組——“高桌晚宴”。“高桌晚宴”為西方上流社會中盛行的隆重宴會,香港的部分高校為了讓學生提早接觸和熟悉上流社會的交際方式與社交禮儀,會花費很大心血籌辦高桌晚宴。如果你還沒有一套適合的晚禮服,如果你還對于餐桌禮儀、社交禮儀不甚了解,現在就是開始留心的時間了。
Internship
“實習”之意
。香港各校普遍重視學生的實踐素質,部分學校甚至會把實習經曆作為畢業所需的硬性指標。無論在學期內,還是在假期中,各港校均會為學生提供大量本港、內地甚至海外的實習機會。此外,如果用心,在校外你亦可以發現眾多令人驚喜的機會。
Job
這個單詞的意思不須贅述。之所以在“Internship”之下繼續列出“Job”,是希望各位新生能夠注意到港府自今年起對于內地生在港工作政策的優化。比較重要的三點大意如下:
1、內地學生從事校內工作不再需要申請工作簽證;2、內地學生假期留港實習不再需要申請工作簽證;內地學生畢業后可無條件留港一年,以尋找工作。詳細、精准信息清參照香港入境處官方網站。
“King”
這個詞有些“違反規則”,因為了望并非是想介紹此英文單詞。此處的“King”是重要的粵語詞“傾”的發音,意味“傾談、討論”。在香港,你很快就會領略到“King”的流行。在此,以一個大學生活中極其常用詞組作為范例——“傾project”。
Lib
全形為“library”,即圖書館,這是另外一個具有港味的英文縮寫。如果有本地同學跟你談到類似于“賴拔”發音的詞,不要愣住啊。
Mentor
這是一個可能在你最初的香港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香港很多高校都會為服務新生而策划、實施Mentor(即學長)幫助新生適應新環境的活動。如果關于新的生活,有任何的困惑,相信你的Mentor是你最合適的求助人選。
鑒于版面,另外一半下周奉上。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