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支吸管展开去

(2007-12-28 20:09:31)
标签:

教育

    今年的平安夜,留守香港的我并没有享受什么大餐,只是用一顿“高规格”(意为分量足——至尊套餐+大可+麦香鸡+香芋批)的麦当劳给自己制造了一点节日的气氛。直到我将要离开,一切都没什么特别,就在取吸管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吸管器吐不出一支吸管——空的!看着满脸疑惑的我,服务生马上微笑着拿出一只装满吸管的纸杯,“先生,今天是无饮管日”。

 

    “无饮管日”——吸管器中不放吸管,转而放在纸杯里。你可以说香港人矫情,但我却在这小小的细节中又一次感受到了震撼——透过这支吸管,我看到了香港人骨子里的那种奔腾不息的意识。这些宝贵的意识,绝不仅仅限于环保,更涵盖了社会福利、社会公平、历史保护、司法公正等等各个方面,在香港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在不断地被香港市民的这些意识触动、感动以及震动着。

 

    “保卫皇后码头”是2007年香港最轰轰烈烈的民间运动,虽然没有硝烟,其震撼程度却绝不亚于真正的战争。

 

    皇后码头始建于1925年,位于今日皇后像广场附近,起初用来接待英国皇室成员及贵宾。1953年,皇后码头迁址于今天的地理位置,并逐渐成为香港最具盛名的旅游景点和游艇码头之一,许多著名的影视作品都曾在此取景。2007年6月,为配合中环填海计划,立法会通过了迁拆皇后码头的议案。

 

     当香港的这个历史传奇面对迁拆的命运,众多香港市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开始了一场可歌可泣的“皇后保卫战”。就在立法会议案通过不久,无数香港市民自发聚集到皇后码头,开始了名为“不告别皇后码头”的第一轮示威。尽管受到了香港警察的“清场”,但被强行遣散的市民并没有就此结束斗争——静坐、游行、请愿、绝食示威… 香港市民团结一致,坚决保卫皇后码头。

 

    2007年8月1日正午,顶着30多度的严酷气温,20多位保育人士手拉着手躺在码头上,并用铁链锁着连成一条“人链”,截至那时,他们已经绝食了110个钟头,几乎五天五夜!除了绝食者,其余保育人士有的在旁边拉起横幅,高喊“誓保皇后”,有的则在码头顶部搭起帐篷挥舞旗帜鼓励士气。烈日之下,大家无一例外大汗淋漓,然而却始终没有一人退缩。绝食的保育人士尽管个个面色惨白,脸上却依然刻着坚定,这二十位壮士团结一致筑成的当代版的“血肉长城”成为了这一夏香港最撼人心弦的壮景…

 

    关于皇后码头的话题至今争论不休,我无从决断拆与不拆孰优孰劣。然而,我却从皇后码头的事件中读到了香港市民金子一般的意识与坚韧,当经济的车轮碾压过文化与历史,他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团结凝聚,显示出了真正的人民的伟力。

 

    其实,这种骨子里的意识并不仅仅在轰轰烈烈的保卫皇后码头事件中闪光,在身边的校园,我也会时常为之触动。学生自发组织理工大学代表团奔赴保卫皇后码头第一线;募捐、签名支援扎铁工人罢工;校园内多日公开宣讲,号召支援校工加薪… 有人说学生不懂政治,也有人说学生就应该做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假如这群在不远将来成为中流砥柱的精英变得麻木,谁还能撑得起整个社会的脊梁?!

 

    香港的大学生也好,其他普通市民也好,不论他们是否站在绝对正确的一端,当他们以主人的姿态挺立,为了他们心爱的家园积极贡献力量,我们就应该为他们喝彩。人在香港,总会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所触动,这些事情的中心,无一例外不是那种如金子般闪耀的主人翁意识,无论是节约一支吸管,还是保卫一段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