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万众企盼的北京奥运迎来了一周年的倒计时。值此中国奥运历史性的时刻,关于奥运会的点点记忆不禁泛上心头。事件人物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从各自的角度阐述奥林匹克的真谛。
8.hand
in hand
关键词:友谊(1988年汉城奥运会)

we see the fire in the sky
we fell the beating of our hearts together
this is our time, to rise above
we know the chance is here to live forever
for all time
hand in hand we stand
all across the land
we can 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in which to lice
a li long
hand in hand we can
start to understand
breaking down the walls that come between us for all time
a li long
every time we give it all
we fell the flame etetnally inside us
lift our hand in hand
we stand all across the land
we can 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in which to live
hand in hand
hands up to the sky
the morning comes and starts to live inharmory
hand in hand
we can start to understand
breaking down the walls that come between
us for all time
hand in hand
以上是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hand in hand》,“hand in hand,we can
start to understand,breaking down the walls that come between us
for all time,hand in
hand”,歌曲表达出的真挚友情感动了几代人。
7.奥运火炬接力
关键词:传递
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希腊人康斯但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是奥运会的前奏,是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间强有力的连接,是仅次于奥运会本身的最重要的传播工具。火炬接力在100多天的传递活动中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友谊与和平的信息,点燃人们对奥运会的激情。
奥运会火炬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全球接力传递,此后规模逐届扩大。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已经正式公布,主题是“和谐之旅”,境外传递城市22个,境内传递城市和地区113个。
6.伊拉克足球
关键词:希望(2004年雅典奥运会)
尽管国内硝烟弥漫、政局动荡,顽强的伊拉克人却在奥运会的足球赛场上赢得了喝彩与尊重。名不见经传的伊拉克足球队在雅典奥运会中成为最大黑马,一路杀入四强,创造了亚洲球队在奥运会上的历史最佳成绩,也为饱受战争困扰的国家和人民燃起了希望。
5.涅莫夫
关键词:宽容(2004年雅典奥运会)
2004年8月23日,雅典奥运会男子单杠决赛正在激烈进行。28岁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第三个出场,他以连续腾空抓杠的高难度动作征服了全场观众,但在落地的时候,他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向前移动了一步,裁判因此只给他打了9.725分。
此刻,奥运史上少有的情况出现了:全场观众不停地喊着“涅莫夫”、“涅莫夫”,并且全部站了起来,不停地挥舞手臂,用持久而响亮的嘘声,表达自己对裁判的愤怒。比赛被迫中断,第四个出场的美国选手保罗·哈姆虽已准备就绪,却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
面对这样的情景,已退场的涅莫夫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朝他欢呼的观众挥手致意,并深深地鞠躬,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喜爱和支持。涅莫夫的大度进一步激发了观众的不满,嘘声更响了,一部分观众甚至抻出双拳,拇指朝下,做出不文雅的动作来。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裁判被迫重新给涅莫夫打了9.762分。可是,这个分数不仅未能平息观众的不满,反而使嘘声再次响成一片。
这时,涅莫夫显示出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宽广胸襟。他重新回到赛场,举起右臂向观众致意,并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谢;接着,他伸出右手食指做出噤声的手势,然后将双手下压,请求和劝慰观众保持冷静,给保罗·哈姆一个安静的比赛环境。
涅莫夫的宽容,让中断了十几分钟的比赛得以继续进行。
在那次比赛中,涅莫夫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他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冠军”;他没有打败对手,但他以自己的宽容征服了观众。
4.萨马兰奇
关键词:奉献
有人说,奥运会在近代的复活得益于顾拜旦男爵的奔走,而奥运会能够成长为如今全世界60亿人的共同节日,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则是“力量的源泉”。
1980年曾同萨马兰奇一起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新西兰人塞西尔·兰斯洛特·克罗斯去世前则说:“萨马兰奇继承的是一个19世纪的国际奥委会,而他留下的将是一个21世纪的国际奥委会。”
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年轻时他风流倜傥,佳丽环绕;22岁步入商界不久,他就成为巴塞罗那一家著名纺织企业的总经理;他是一个银行家,是世界许多知名企业董事会的成员;他曾是西班牙举足轻重的政治风云人物,担任过巴塞罗那市议会议长、西班牙体委主任和西班牙驻苏大使等重要职务;在他担任主席期间。国际奥委会成为全球成员最多的国际组织,奥运会也走出低谷,火暴兴盛,奥运赛场更是变得异彩纷呈;更主要的是,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改革家,体育商业化、奥运职业化等都是他的首创……
萨马兰奇在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位置上坐了整整21年,其间经历了难以数计的曲折和磨难,但他始终是国际体坛一面不倒的旗帜,没有人能够替代他的位置。如今萨马兰奇已年届古稀,但他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仍然稳如磐石。1997年3月5日,萨马兰奇欣然接受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请求,再次连任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为此,国际奥委会也再次修改主席退休年龄,由75岁提高到80岁……
从萨马兰奇数十年如一日,为奥林匹克事业奔波劳碌中,我们读出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奉献!
3.中国女排
关键词:顽强(2004年雅典奥运会)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的巅峰对决。在先失两局,俄罗斯女排其实如虹的困境下,中国女排发扬老女排精神——永不言弃、不畏强敌、顽强拼搏,硬是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实现了惊天大逆转。是个二十年,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了世界之巅。
女排姑娘的顽强拼搏为国人带来了荣耀,也为世界带来了震撼。
2.刘翔
关键词:破冰(2004年雅典奥运会)
2004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男子110米栏决赛,12秒91,刘翔!!!国人心中永远的骄傲!
刘翔不仅打破了12秒96的奥运会纪录,还平了英国选手科林-约翰逊1993年8月20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刘翔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田径短跑项目世界冠军的黄种人。他横空出世,冲破了黑种人和黄种人垄断的坚冰。
1.申奥成功
关键词:雄起(2001年7月13日晚10点)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奥运史上永远不会磨灭的时刻。几代人的努力,数十年的梦想,终于在这一刻成为了现实。全世界共同的体育盛会在历史上第一次降临到了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最悠久历史的泱泱中华,真正实现了她“60亿人共同的盛会”的承诺!
今夜无眠,万众欢腾。世界给了中国一个崛起的机遇,中国注定会还给世界一个雄起的中华 !!!
One
World , One
Dream
求学香港博客圈,有你才能更精彩!
求学香港八校内地学人,竭诚为您服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