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犀牛角杯艺术欣赏

(2014-04-01 11:42:42)
标签:

犀牛角杯

艺术

欣赏

文化

分类: 画里有话
http://s11/mw690/0018Hns8gy6HLd6FWwa6a&690

   犀牛角杯艺术欣赏

犀牛角一开始人们只认识了它的药用价值,后来被艺术家们赋予了新的艺术价值,随着犀牛角的华丽转身,又成了收藏家们的收藏新宠,一件好的犀牛角艺术品已是价值连城,让人心动。

从古化石发现,古代的中原地区存在有犀牛,青铜器中也有犀牛的形象,这都说明中国古代犀牛曾经大量存在。但是迄今考古发掘尚未有犀角艺术品实物出土,犀牛角只是作为一味中药,被认为是一种特效的春药。明清以前,犀牛角制品没有实物。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沟通了与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的商业交流,犀角大量流入中土,开始了雕刻犀角的历史。

现在明清两代人留下的犀杯及艺术品,在国内外的拍卖会上常常可见。 犀角材质的质量不尽相同,明人曹明仲《格古要论》有一段详细的记述:“犀角出南蕃、西蕃,云南亦有。成株肥大花儿者好,及正透者价高。成株瘦小分两轻花儿者不好,但可入药用。犀角纹如鱼子,谓之粟纹。粟纹中有眼,谓之粟眼。凡器皿要滋润,粟纹绽花儿者好。其色黑如漆,其如粟,下下相透。云头雨脚分明者佳。有通天花纹,并可以雕任何一种造型的器物的犀角最贵。有重透纹者,黑中有黄花,黄中又有黑花,或黄中有黄、黑中又有黑。有正透纹者,黑中有黄花,古云通犀,此二等亦贵。有侧透者,黄中有黑花,此等次之。有花如椒豆斑者,色深者,又次之。有斑散而色淡者,又次之。有黑犀无花而纯黑者,但可车象棋,不甚值钱。” 中国自古以来将犀角视为“物之珍”、“国之宝”,除有广泛的药用疗效以外,更有辟邪镇凶护平安的作用。商周时期有青铜铸造的犀牛,唐高祖李渊陵前置一对巨型独角犀牛的石雕,各重6吨,道教文化中有八宝:火珠、铜钱、方胜、犀角、艾叶、银锭、珊瑚、书,犀角便是其中之一,我国古代的聚宝盆中,除金银珠宝、珊瑚玉石外,必定还有犀角一双……收藏犀角艺术品,尤其对中国人来说渊源极深。犀牛属稀有物种,其角又是名贵的药材,能解脏毒、尿毒、暑毒,治大热症等,还有强心定惊的功效。无论是黑犀角、白犀角、双犀角、独犀角、大犀角、小犀角、亚洲犀角、非洲犀角,现在都已列入世界野生动物的一级保护之列,禁不可得,况且明清时期的犀牛角雕刻以其独特造型及工艺,铸造出了鲜明的时代风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犀角按其产地,大约可分亚洲犀和非洲犀两大类。亚洲犀中又分印度犀、爪哇犀(泰国、缅甸、越南、马来半岛一带)和苏门答腊犀(印度尼西亚)。亚洲犀的纤维粗,表皮和内肉的纤维如甘蔗的线条状纤维,角的基底和横切的断口也类似甘蔗的断口,有无数的粗点粒,称“鱼子纹”或“粟纹”。其角质较柔韧,棕褐色不透明,嗅之有浓烈的腥味。角的正前方有一凹槽,正后有一条凸筋,俗称“天沟地岗”。角的长度在一尺左右,而苏门答腊犀的角最小仅10多厘米。非洲犀角比较长大,并且有两个角,一前一后,前长后短,长角可达8090厘米,它的质如水牛角,纤维比较细密,内肉呈半透明状,角没有亚洲犀角柔韧,而显脆硬,受气候和干湿度影响后会裂,药用价值亦低,据赵汝珍《古玩指南》载,为亚洲犀角的二十分之一。非洲犀角雕刻在我国为时较晚,大多出现在晚清时的广州地区,较之明清时的亚洲犀角雕刻相形见绌。

  一、北京犀雕,即清宫造办处犀雕,其特色是料佳工精,能工巧匠汇集京师,集各地之长,唯求精良不计工本,具皇家的豪华气派。所作纹饰多吉祥寿考题材和青铜纹饰,十分大气。

二、苏州犀雕,指的是苏州及周边地区,包括金陵、梁溪、嘉定等地。它受金陵竹雕、嘉定竹雕、吴门玉雕、木雕的影响很大,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以灵巧见长,所作题材多为竹林七贤、东坡游赤壁、张骞寻河源等。

 三、广州犀雕。自清康熙海禁开放,广州便成了重要的通商口岸。进口的犀角、象牙等原料和成品物件皆从广州进出,从而大大促进了广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州犀角雕即从其时开始。风格上和当地牙雕、木雕相一致,马蹄杯的形制,多花卉,如梅花杯(眉寿无疆),玉兰杯(金玉满堂)等。至晚清时,大部分进口的非洲犀角都在广州加工雕刻,工艺较粗劣,打磨亦不精。

由于犀牛角的珍贵和稀有,现在收藏品市场也出现很多假冒伪劣的东西,比如用水牛角冒充犀牛角,下边介绍水牛角识别方法.

   水牛角的底盘系扁三角形,与犀角之马蹄形差距很大,且水牛角更没有“天沟地岗”的特征。水牛角的腥味淡而臭,与犀角的类似麻油般香味的腥大相径庭。 

水牛角的纹丝细,质韧,受热压后会变形,可加工成多种形状,为了冒充犀角的粗而直的纹丝,作伪者将水牛角雕件,用餐馆里发蹄筋的方法,将其浸发,务使其纹丝变粗,但其横断面上的“粟米纹”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看它的雕工线条,包浆、色彩等等。  

 

感谢好友去留无意1958赠诗

琳琅满目犀角杯,造型各异皆精粹。

先生介绍好全面,来源价值与分类。

感谢好友春天花会红19赠诗

画家晒出犀角杯,名贵材质很珍贵。

原本当着药物用,华丽转身收藏追。

琳琅满目品繁多,精雕细刻艺术美。

朋友详细作介绍,识别方法与分类。

感谢好友隔山唱歌赠诗

博古论今胸有料,图文并茂说犀雕。

药用艺用颜色辨。黑黄花纹见分晓。

北京苏州再广州,各具特色各有招。

品君鉴赏美妙文,钦佩老师学问高!

感谢好友王坚赠诗

追赶日出浴阳光,快进老师大厅堂。

犀牛角杯艺术性,博古通今仔细讲。

辨别真伪莫上当,形状味道不一样。

天沟地岗马蹄形,犀角类似麻油香。

感谢好友kong的博客赠诗

《犀雕》

犀角体呈圆锥形,底灰尖黑色渐明。

马牙向上有刚毛,顶端可见鬃眼孔。

前有天沟凹纵深,后为地岗凸难平。

窝子布满圆点沙,通体清香无骚腥。

入药凉血解热毒,艺雕华美价连城。

感谢好友捉豹女侠赠诗

犀牛杯千姿百态,艺术珍品女侠爱。

键盘家里宝物多,众位博友闻声来。

感谢好友荷塘秋色赠诗

珠宝珍藏种类多,价值连城须识货。

犀牛角杯开眼界,赞画家知识渊博!



http://s3/mw690/0018Hns8gy6HLd5y9V0d2&690

http://s1/mw690/0018Hns8gy6HLd5M41id0&690



http://s13/mw690/0018Hns8gy6HLd5Xh3m2c&690

http://s15/mw690/0018Hns8gy6HLd61OgKce&690

http://s8/mw690/0018Hns8gy6HLd68din67&690

http://s8/mw690/0018Hns8gy6HLd6fvTN87&690

http://s16/mw690/0018Hns8gy6HLd6jZZt3f&690

http://s4/mw690/0018Hns8gy6HLd6qPrJb3&690

http://s4/mw690/0018Hns8gy6HLd6vvfd33&690

http://s9/mw690/0018Hns8gy6HLd6zHny48&690


http://s6/mw690/0018Hns8gy6HLd6QRBb35&690

http://s4/mw690/0018Hns8gy6HLd6VEav63&690

http://s1/mw690/0018Hns8gy6HLd70hmUe0&690

http://s12/mw690/0018Hns8gy6HLd74gKn6b&690

http://s7/mw690/0018Hns8gy6HLd78y5896&690

http://s11/mw690/0018Hns8gy6HLd7ekQOba&690

http://s2/mw690/0018Hns8gy6HLdrQPDP21&690

http://s5/mw690/0018Hns8gy6HLdrYCr294&690

http://s8/mw690/0018Hns8gy6HLds43RB47&690

http://s13/mw690/0018Hns8gy6HLds9LPu4c&690

http://s16/mw690/0018Hns8gy6HLdse8Dt9f&690

http://s12/mw690/0018Hns8gy6HLdsj0VRcb&690

http://s9/mw690/0018Hns8gy6HLdsn6iI48&690

http://s11/mw690/0018Hns8gy6HLdstsIGba&690


http://s7/mw690/0018Hns8gy6HLdsE8HYe6&690

http://s11/mw690/0018Hns8gy6HLdsOOZs7a&690

http://s7/mw690/0018Hns8gy6HLdsVj6e66&690

http://s11/mw690/0018Hns8gy6HLdsZBdE5a&690

http://s11/mw690/0018Hns8gy6HLdt3uZAba&690

http://s12/mw690/0018Hns8gy6HLdt7Zlp5b&690

http://s3/mw690/0018Hns8gy6HLdtdxWqb2&690

http://s3/mw690/0018Hns8gy6HLdthKAW92&690

http://s7/mw690/0018Hns8gy6HLdtmKHkf6&690
http://s16/mw690/0018Hns8gy6HLdwVQ5xff&690

http://s15/mw690/0018Hns8gy6HLdx0GJw5e&690

http://s11/mw690/0018Hns8gy6HLdxa5Gaaa&690

http://s13/mw690/0018Hns8gy6HLdxeIm84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触摸春天
后一篇:故乡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