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从文化引领看学校发展

标签:
教育情感文明育儿杂谈 |
分类: 教育原创【写我观我思】 |
今天去了海淀区的北京十一分校龙樾实验学校,一样的红墙斜顶,一样的超乎想象!
这是一所不同于以往的北京十一学校和分校的学校,下了车,就到了综合楼的门前,没有高高的院墙和气派的大门,进了楼门,就是进了学校。
楼门的正上方,一个很大的Hello和一行“带着你的梦想来”的白字,提醒着每一天进入学校的学生。
宽阔的大厅里,悬挂着很多以“飞出个未来”为主题的大型条幅,向左侧看,一排炫目的教师党员“三亮一公开”的海报,海报里的教师都是充满个性、自信微笑。还有学生的小铺,无人售卖,我微信付款三元,买了个笔记本。左侧有一个以电影为主题的大厅,既有老部件,还有学生的新作,看似随意摆放的几个沙发,感觉很舒服。除此之外,整个楼所有的墙壁都在“说话”,从学校发展的星迹,到学生作品的展览,十分震撼。地上攀岩依楼而建,地下一层健身房,地下两层,不仅有篮球馆,还有游泳池和室内环形跑道……
无论是校长的报告还是老师们的分享,都透着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
在这几天,在北京十一学校或者分校,我们都看到了文化引领的作用。
尤其当一件新事物走向我们的时候,尤其是走向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我们的时候,本能的怀疑、抵制等等都有可能。我们参观的这些学校,都有过这样的镇痛和思变,但最终,学校的文化引领得到老师的认可,并产生了强大的合力和科研力。
可以说,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可以让一个学校的老师找到自己的信仰并愿意为之甘心情愿的付出努力的原因所在。所以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这样的学校补考勤打卡老师却超时超工作量的工作;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没有评价却有能促进老师进步的非高利害诊断!
反观我们很多学校,教学成绩是第一位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文化是附属物,不重视、无效果;评价特别是影响到晋级的是管控老师的抓手;所以,老师们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斤斤计较个人收入、教学方面相互之间留一手、上课走自己的路线、教研大部分做的水过地皮湿……诟病太多,所以鲜有成效。
必须是“给予学生的需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学校文化,才能促进学生和教师、学校的真正发展!
我们的教育,如果感觉不理想,不妨先从真正的学校文化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