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云生处有人家——苇地塔村小记

(2010-08-15 09:23:55)
标签:

苇地

驼峰

了望台

小记

白云生

小村

旅游

分类: 游历感怀

驼峰上鸟瞰太行,群山皆在人脚下

http://s4/middle/3e429d71t8dd29e15eaa3&690

河北灵寿县城西北,在远去百四十余里的太行深山里,循着曲折回转的山涧小溪溯水而上,过了人迹罕至的阎王鼻子继续攀援,会闪现出两座太行山东麓数百里内海拔最高、状如驼峰的山梁,名东西“驼峰”。那里,真实可见“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诗情画意——在巍然耸立的“东驼”主峰下的一个山环处,就有一个仅五六户山民组成的自然小村。因其先辈迁来落户造屋时,选定的房址处曾生长着一片野芦苇,故取名叫“苇地塔”。

小村背向山谷,面朝驼峰;右临一条溪流潺潺的山涧,左依一道连接着东驼主峰的巍巍尖岭。横亘的岭脊尽头,三面临渊,建有一幢几平米的“瞭望台”。伫立其上环顾,视野极其开阔。极目远眺,雄踞晋冀两省四县,闻名遐迩的“五岳寨”和驼梁山的主峰清晰可辨;放眼四围,除了高耸云端的驼峰外,脚下皆是仅供鸟瞰的起伏山峦和连绵沟谷了。

村民最长寿的老人,今年已经九十有六。却依然精神矍铄、腰板挺直。信息时代了,青壮的晚辈们,都耐不住孤独与寂寞,纷纷走出大山务工经商或读书去了,老奶奶却故土难离,依旧独自守望着这座葱茏蓊郁的驼峰,打理着山岭上朴实无华的祖宅。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几近百岁高龄的她,不但生活起居自理,日日将小院老屋收拾的整洁有序,居然还能穿针引线缝补衣衫呢!

村民最大的一户为席姓,人口占去了全村的三分之一。宅院一门一进,两栋砖砌的带前檐主屋对面而建,各五大间,一青一红。瘦小精干的户主妇人姓杨,云南文山人。遇见打问上山路径的我们一行三人,极尽热情诚恳之地主之谊——领进院门让座让水,令小儿子赶紧到屋后采摘来鲜嫩的黄瓜,品尝过了动身时又硬往背包里塞……还背上背篓,亲自将我们领到了高高的瞭望台山岭跟前。分手之际细细叮嘱:主峰已经许久没人上去过,估计高可过人的荒草灌木,早将山脊小路遮掩了。若小心寻觅出路径攀上了东驼,再去西驼下山,就都是山林间的清晰小路了。并一再告诫:如果实在不能上了,就原路返回。

在瞭望台尽享了一览无余的心情豪迈、胸襟旷达后,沿着两侧皆是悬崖陡壁的尖窄山脊再往驼峰挺进,草木繁茂果如其言。心生怯意之际,忽想到了叙谈时席家主妇的诉说——她们家当年盖那栋青砖房时,能走三轮车的山路尚未修通。所有建材,皆是家里的男女老幼齐上阵,由下面三里外的阎王鼻子村,一砖一瓦用背篓背上来的。其直面人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简直令常人难以置信和想象……不由慨叹:斯举尚能为,万事莫畏难!志向不匮,人生还有什么坐标是不能实现的呢?于是提振精神、互鼓勇气,不说一路披荆斩棘吧,起码是步步拨草寻路,终于登上了巍峨陡峭的东驼主峰。时恰逢一阵流云如黛,老天忽降几丝沁凉甘霖,身心顿感梦幻样的惬意,神仙般的快活。况依依流连在高山之巅,俯视重峦叠嶂、嶙峋怪石,皆渺小在足下,天地之间我亦可尊的自豪感、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念不虚此行,是以记。

附图:人在山上住,田到云间耕

http://s13/middle/3e429d71t8dd35ba8cc4c&690

远眺村前的东西驼峰

http://s7/middle/3e429d71t8dd2af791c16&690

高山之巅凉风习习,馒头咸菜格外香

http://s11/middle/3e429d71t8dd7636b3b3a&690


苇地塔村96岁高龄的留守老人


http://s2/middle/3e429d71t8dd2b4f90261&690

席家小院(右侧青砖房的建材,都是当年家人一点点从阎王鼻子村背上来的)
http://s15/middle/3e429d71t8dd2b6a0348e&690

苇地塔村一角

http://s6/middle/3e429d71t8dd2e95e7225&690

村子下山路边的小溪
http://s15/middle/3e429d71t8dd2bf08c5ee&690

路边的花椒树http://s14/middle/3e429d71t8dd2c056731d&690

 

进村山路边的百年老核桃树
http://s13/middle/3e429d71t8dd2c152c5c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