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风景】
标签:
文化 |
【大山里的风景】
——读《徐风鸣画集》
野
http://s13/mw690/0018GLTOzy6YnBylHDCdc&690
五年前我回老家,发现我家从客厅通往卧室的走廊右侧那方白墙上新挂了一张横幅的画,牡丹还是芙蓉我已忘了,只记得当时被我误认成了一幅刺绣,大约是画的色彩明艳,正好又有阳光从对面大玻璃窗中照射进来的缘故,感觉非常的美好。那一年我的母亲还在,我相信她会和我一样心生欢喜。画的右下方留白处署了“凤鸣”二字,在我的想当然中这应该是一位女画家,并非仅仅因为名字,画风的柔媚和清秀也容易泄露女性的内质。我从心里感谢画家给我的父母送来喜悦,同时也为我大山之中的家乡还藏有这样的人才而高兴着,人家藏龙,我家藏凤。
但是我没想到,那次见面我会让她受了重伤。我记得那天是我一位写诗的朋友带了她来,眼前的年轻女子脸色红润,略微有一点娇羞的样子,可能是第一次面见生人。我主动夸奖了她的画,接着问她还画过一些什么,这时才知道她已经画了很多年,马上要出一本画集了,她也正是为这件事来见我,请我为她的处女集写一个序言。这是一个诚实无欺的女子,她不该没有打下埋伏,却坦白地说出她不知道我回老家,在此之前已有两人为她写序,一位是对支持着她的上级领导,一位是为投资于她的企业老板。我扳着指头计算,自己若再加入这支队伍正好是个三儿,于是为难地说,把我放在里面不合适的,等你出下一本画集我写,好吧?
就这一句话把我应该替父母还情的人轻轻搪塞过去,尤其还不懂得避开我的父母和带她来的朋友。我猜她当时一定会这么想,这年头若非凤毛麟角的大画家,无数从事绘画的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出一本画集,出过一本已相当的厉害,谁能保证再出一本?而我本人说完以后也后悔起来,不是后悔我没答应,而是后悔我怎么就学不会像我们身边的很多聪明人一样先答应着,然后事到临头要送画稿和文章到印刷厂的时候,突然大叫一声说前面两人都写绝了,专家一致认为再加一个字都是画蛇添足。我怀疑这位名叫凤鸣的女子在回家的路上就该跺起脚来骂我,而且等我下次回家连她的骂声也听不到了,她根本就不会理我,从前我遇上过这样的事。
又一个没有想到,五年后她竟真的要出第二本画集,在我这次回家,她当晚就来说了此事,包里还预备好了几张画的缩样,原来她一直把我的话当真,对我根本就没有恨过骂过。这真是让我下不了台,其实我对书画完全是个外行,为了继续搪塞她我只好不懂装懂,针对她的画样落款和题诗胡乱讲了一通齐白石的全套功夫,无非是别人对他的评价是画、印、书、诗,他本人却颇为自负地将这四种技能颠倒了顺序,称之为诗、书、印、画。我的意思是劝她不要一味地埋头作画,还应当习诗学字,多读些书,在这些本事没有练就之前最好不做诗,少题款,短画名,一幅画尽可能简短到二至三字,年号和月日必须要写那是没办法的事。
http://s16/mw690/0018GLTOzy6YnBIM1KTbf&690
至今想来,我仍觉得这是一种无理要求,对于家乡一位痴心绘画的女子,并无师从,没上科班,更非专业,纯粹是出于一种趣好、一点天份和一片赤诚,凭良心说,能够画出这么好看的画来我们只能由衷地表示欣赏赞叹同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除此之外若没有哪怕只有一臂的力量去帮助她,反倒拿齐白石的四绝说事,这不是刁难她和吓唬她么?而这样做简直是不道德的。
凤鸣居然听进去了,至少听进去了一些,当我收到她发我邮箱的这一批作品时,我得承认其中有好多幅都是我上次希望的那样。她的画大多为传统的工细着色,譬如需要工笔描绘叶茎、翎毛、触须、鳞甲的花、鸟、虫、鱼等,这类作品有《火鹤》、《美人蕉》、《君子兰》、《天竺葵》、《桂顶红》、《荷塘翠鸟》、《令箭荷花》、《荷花玉兰》、《鸳鸯戏荷》、《鱼水情深》;也间有水墨和小写意,如可以大笔涂抹的荷叶、芭蕉、竹子等,作品有《梅竹图》、《清趣图》、《觅食图》、《傲雪烂熳》、《娇花醉绿》、《莲香鱼水》、《悠然自乐》;偶尔她还尝试一下不用双边勾线,仅以彩墨点染的没骨法,如颜色鲜艳浓郁的牡丹的花、叶,葡萄的叶、珠以及藤蔓,虽然这类作品的比例相对要小,但从《春醉清心》、《风景这边独好》等几幅中也可看出她在这方面的功力。
对于上述作品所用的不同手法,乃是根据所画的不同景物而定,这说明她已具备了绘画的多种技巧而不是仅有工笔一种。五年不见,真是今非昔比,这本画集中的一些作品与曾经被我误认成刺绣的那一幅工笔牡丹或芙蓉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http://s6/mw690/0018GLTOzy6YnBRqtkp05&690
由于家住竹溪,竹溪多竹,在我们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竹又是历代清高文人歌咏的对象,凤鸣的画集里出现最多的自然是竹,而且都是墨竹。如《清风竹影》、《冰凌劲竹》、《凌冬爱竹》、《高风亮节》、《兰竹报春》、竹与芭蕉与孔雀和平共处的《相依相伴》等等,竹几乎占据了这本画集的五分之一。以水墨画竹的技法,一般说是始自苏东坡,因其有画论传世并发生影响,更有人说是苏的好友,尚未到任即死去的湖州太守竹痴文同文与可,东坡所谓“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是夸他的。晁补之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此语已成后世表达做事十分有把握的名言。东坡次子苏过也画竹,常与其父同室作画,深谙水墨之妙。竹本绿色,画竹不以绿而以墨,却反倒比以绿画竹更其神似,这个发明家真是了得。米芾也认为文与可是墨竹的祖宗:“以墨深为面,淡墨为背,自与可始也。”虽然还有人说在北宋之前,唐朝的李隆基、吴道子、王维也曾画过墨竹,不过这都与凤鸣无关,反正她是没有见过。
以后宋、元的赵孟頫与他的妻子管道升,明代的唐伯虎,清代的郑板桥,以及近、现代的吴昌硕也画墨竹,这些人都是画界的顶级大师,以至于丰子恺在《竹影》里说“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似乎不以水墨画竹不足以彰显大师之大。我不知道凤鸣的墨竹学习与借鉴的是哪一个路数,都不像,又都像,又都非像似像。像的是竹叶,从吴道子到吴昌硕,无非是笔法的正、偏、锋,叶形的“个”、“介”、“分”以及它们的双重和多叠,行笔叶尖,手腕上提,高下欹斜,雨垂风翻,区别似乎在枝与竿上。古人画竹,形多枝细竿瘦,以状文人士子清高的品性和坚韧的精神,甚至竿瘦如枝,枝细似无,唐伯虎的“一林寒竹护山家”,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看来或都是些株干不大的小毛竹。而这本画集的作者,当代的、山野的、女性的徐凤鸣,她笔下的竹竿却特别的粗大和茁壮,其中《清风竹影》一幅可说是她这类题材的代表之作。
在现当代的大画家中,好像有一人是这样画竹的。我从北京打回一个电话问家乡的徐凤鸣,你最初画画儿学谁?画的什么?她答学徐悲鸿,画马,这就让我找到了些许的根据。徐悲鸿的竹子恰是这样,他从西洋归来,虽学油画,然而再画中国水墨便能显出别样的审美,竹竿多壮硕,枝叶多飘飞,先画几绺零枝碎叶,将大片空白都留给主干。他全部的画作都是有力量的,愚公移山,九方皋,田横五百士,奔马。同是画马,他的马是奔的,悲的,愤的,奋的,与金代赵霖仿青石浮雕昭陵六骏而画的《六骏图》相比,徐悲鸿的《八骏图》里鬃飞蹄舞,分明是八员冲锋陷阵的猛将。
http://s3/mw690/0018GLTOzy6YnBXAaL842&690
凤鸣小时候画马,可惜长大就不画了,大约是因她身边没有马做写生的对象,即便偶尔从山外牵来一匹,也站在树下吃一捆草,吃完拉泡马粪又被牵走,全然不让她看见马之为马的飒爽英姿。而她身边的竹却多的是,房前屋后,山上河边,夏荫秋肃,春来长出一锥一锥的嫩笋,于是她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化为手中之竹,舔笔于砚上,泼墨于纸端。但她的竹与徐悲鸿的又不一样,徐悲鸿的竹是以水墨的浓淡点染出竹身的明暗,徐凤鸣则使用了书法中的枯笔,自下而上,以若虚若实、若断若续、若有若无的笔意表现出竹竿在光影下显出的粗砺和斑驳,这种方法,无论是她的发明还是借鉴,都是值得画界关注的。
齐白石自然也是画竹的高手,他的一大创新是以朱砂画红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民国第五任大总统曹锟寿诞他献上的《朱砂红竹》已可与宋人文同媲美且有过之。徐凤鸣虽没这么画过,但她仿佛从朱竹的身上得到了某种启示,一反千年以来画葡萄者用赭墨为藤、墨绿为叶、浅绿与暗紫为青、熟二珠,还有后来用胶矾水增加葡萄珠上的亮光以显其如冰似玉的传统技法,竟敢突破葡萄自然本真的色彩。在她的《风景这边独好》中,她别出心裁地使用了赤、橙、黄、粉等人间最漂亮的暖色,加上参差错杂的白色光点,把一串串珠圆玉润的葡萄美丽无比地挂在了墨叶与赭藤下。并且她还取了这么一个名字,挑战观者可能对她发出的质疑:天下有这种颜色的葡萄吗?有!这是我心中的颜色!是我一人独见的风景!
http://s7/mw690/0018GLTOzy6YnC4jbN4b6&690
我还喜欢她画的萝卜,在这幅名叫《小人参》的萝卜图中,一个圆形的红皮萝卜、两个长形的白皮萝卜和它们头上翠绿的、有着正反两个颜色、还有六个虫眼的萝卜缨叶和叶上几道暗黄色的茎线,嫩生生、水汪汪、活鲜鲜地亮相于人们的眼前,真是爱死个人。说到此处,我忽然由萝卜想起另一样好东西,它与萝卜同为中国老百姓的主打菜之一,那就是齐白石曾经画过的白菜。齐白石画白菜本不为奇,他在白菜的左下角画了两个红辣椒也不为奇,奇的是他在白菜的右边还写了满满的两行字:“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这语气,让人看见一个木匠出身的老人胸前一部雪白的长髯在愤然地飘动着,简直就是为白菜打抱不平了。
因此我很想对我可爱家乡的年轻女画家徐凤鸣说,以后可否多画一些长在我们老百姓身边的、像我们老百姓一样身价不高的、却和我们老百姓有着深厚阶级感情的小草野花、山果家蔬、树鸟河鱼,而把孔雀让给花团锦簇的人画,把牡丹让给天子脚下的人画,把美人蕉让给富贵闲适的人画,在有人命题作画的时候聊可显摆两下,但主要笔墨还是用来回答那大一把年纪还想不通的齐白石的愤而发问,为我们家乡的苞谷南瓜们打抱一个不平。当然,也可以用水墨来画,或用自己心中的颜色。
另外,上次说过的话我还得说,要多读书,多练字,齐活儿了,再像齐白石那样诗书画印齐上。
http://s16/mw690/0018GLTOzy6YnDOmHsHef&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