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去国图已借了几次书,每次都像是走错了地方,书架上的书有点儿七零八落地摆着,看去都不像什么有水准的那类书,以至于怀疑走错了馆,心想还不如川外的小馆呢!不过,耐下心找,又在这个周末追加了一个中文馆,终于勉强找到几本可随便一翻的。且说找到像点儿样子的几本之后,借了两本关于陆小曼的传记,其中一本无甚新意,纯粹一个21世纪的陆小曼粉丝对这位绝代佳人的吹捧——作者是个男的,似乎还比较年轻。他对传记人物的倾慕使得这本传记变成了对陆小曼自身一些致命缺点的辩解,所以,在由作者的一个师姐所坐的该书的序中,序作者很直接地指出了传记作者的这种急于辩解的创作心态。哈,可见陆小曼这个女人在中国文学史编织的网里,已成为许多中国文人(当然是男人们,因为女文人的话语权其实相当有限)难以走出的瑰色的梦。
话说回来,另一本陆小曼传记倒是颇值一读:作者第一次把陆小曼的人生悲剧做了理性的分析而不是一味地吹捧此人的多才和美貌。在作者看来,传说中陆小曼的多才,自然毋庸置疑的,她善画能写,还是个超级的戏剧粉丝,玩票儿已玩到可与专业演员同台共演的水平。但作为妻子,陆小曼的人生是失败的。她一生都在为自己而活,别人(包括她最爱的徐志摩)的看法和规劝她从置之不理,所以徐去世后陆小曼基本上成了一个众叛亲离的人,公婆自然不待见,连过去曾积极促成徐陆婚事的那些徐的朋友们也都对她愤怒异常,她最后的下场是在孤独中去世,生前唯一的与徐合葬的愿望也不了了之。甚至,在她去世之后,徐的儿孙们也都复仇般地否认陆作为徐的合法妻子的地位。在此书的最后,作者把陆小曼人生悲剧的原因总结为陆的经济不独立,而果果也深为其然。从这个思路去分析的话,不难看出陆的生活态度的矛盾性:一方面,陆在经济方面基本上是随心所欲、毫不节制的,她的生活花销让徐志摩这个大才子每天疲于奔命还无法满足,并最终导致徐死于非命。另一方面,陆本人虽富于才华,却从没有考虑过生计的问题,更没有想过用自己的哪怕任何一项才能为自己的生活筹划过。相反,她在她的这些爱好上花费的银两难以计数。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陆一辈子活得旁若无人、逍遥自在,却从来没有得到世俗的两性幸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