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控楼市力度不够强

(2010-01-18 08:09:09)
标签:

楼市

国十一条

周子勋

财经

  香港大公报2010-1-18
  房地产调控成为市场的一个焦点。国务院办公厅日前针对性地提出了十一条措施,显示出中央决策层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高度关注,对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用心良苦。但是从内容来看,此次调控的力度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加强。
  近日,房地产调控成为市场的一个焦点。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针对性地提出了十一条措施。综合观察这十一条措施,最引人关注的是,此次明确规定了二套房贷的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但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还有: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适当提高对中西部地区廉租住房建设的补助标准;进一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并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抓落实等等。这些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措施。
  十一条措施受欢迎
  毋庸讳言,这是继国税总局提出扩大物业税空转范围,并提出初步定在2011年前后或选择城市进行实征试点后,又一项直接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国办的这份文件全面而正确地分析了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问题,并逐一给出了针对性的举措,所以很令人期待。新年伊始,连续密集的对房地产进行多部门的联合调整,显示出中央决策层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高度关注,对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用心良苦。但是从内容来看,此次调控的力度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加强。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使得国内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房地产市场更是首当其冲。在国家出台减免和降低房地产企业税费,以及各地出台扶持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之后,国内房地产市场迅速回升,房地产企业更是成为2009年最大的赢家。而房地产市场的单边疯狂给我国的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超高的房价也让百姓望房兴叹。
  由此看出,在金融危机依然没有完全褪去的时候,为保持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既是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很重要措施,也是缓解当前社会矛盾的一个必要选择。
  土地价格屡创新高
  事实上,早在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随后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其中‘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成了最惹人注意的字眼。而对二手房免税期限的延长等,也让货币和金融监管部门实施财政金融手段加入调整楼市阵营。
  然而这些政策不但没有对房地产企业形成威慑,反而进一步加快了其疯狂的程度。不仅在香港上市不久的龙湖地产旗下上海公司联合集团控股股东嘉逊发展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以总价约17.29亿元人民币、楼面价约1.2万元/平方米,夺得嘉定新城2幅地块,与底价相比溢价率高达417%。而在国务院确立调控之后的2009年12月23日,新江湾城C6开拍,最终被中建地产以37.2亿元价格摘取,折合楼面价32484元/平方米,创造了板块土地成交价格新高。该楼面价已超越当前新江湾板块住宅均价。在广州,2009年12月22日,富力、碧桂园、雅居乐三家房地产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以255亿的总价、4765元/平方米楼面地价竞得广州亚运城地王。南京在新年的‘土地第一拍’就拍出了住宅用地的‘新地王’,成为南京土地拍卖史上最贵的一块地:楼面价高达15977元/平方米。而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2009年成交总价排名前10名的住宅用地平均成交金额为75.76亿元,2007年为51.93亿元;2009年楼面地价排名前10名的住宅用地平均楼面地价为26365元/平方米,2007年为16234元/平方米。
  减轻对房地产依赖
  在地王不断涌现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的大幅增长。据统计,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金额达1.5万亿元。杭州和上海成为土地出让金超过千亿元的两个城市,北京以928亿元排名第三,天津2009年土地出让金收入732亿元,仅次于北京。同时,中国70个大中城市土地出让金共计10836亿元,比2008年增加140%,比2007年增加49%。土地财政已经成为房地产发展的最大后台,而在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房地产企业全年新增房贷规模约达1.95万亿,比2008年同期高出近六成。
  在地方政府继续以地生财以及银行大量资金支撑下,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将会大打折扣。而从传统的调整路线来看,在年初的人大会议之前,为了缓和社会对房地产企业的质疑,中央会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然后慢慢的消化。不过,话又说回来,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能否形成这样的调控局面,关键看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上,能否有效的落实,从而减轻对房地产的依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