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假期经济 热中要有冷思考

(2009-10-13 11:32:21)
标签:

财经

经济刺激

长假

可比口径

中国

  假期经济的魅力在今年国庆长假中再现火爆。作为假期经济的两大主角——旅游和商业,在今年的国庆长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据全国假日办发布的《2009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日旅游统计报告》称,在今年国庆节中秋节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2.28亿人次,比2008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8.5%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4%;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2008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6.4%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0.6%;旅游者人均花费支出441元。此外,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这8天全国的零售额约5700亿元,日均零售额较上年黄金周期间增长18%左右,8天长假期总体比去年7天假期增长约34.86%。
  对于这个“黄金周”,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上海海关学院教授张国红表示,史上最长黄金周的长假消费非常红火,这反映出当今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正在稳步回升。长假消费对拉动内需增长特别是消费增长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显著,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当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世界著名金融信息服务机构穆迪公司旗下穆迪经济网的经济学家陈颖嘉撰文认为,今年国庆长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大大超过去年,甚至可能超过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
  有关评价将国庆长假红火的消费现象与中国所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措施联系起来,并非空穴来风。据万事达卡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与消费者反馈——未来增长的启示》显示,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有效带动了城乡地区家庭开支的增加,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回升,家庭开支增加可望带动持续性经济复苏。万事达卡对中国家庭开支的调查结果显示,41%的城市家庭及59%的农村家庭计划在未来12个月增加家庭开支与过去12个月比较。毫无疑问,在我国经济刺激计划下,消费者信心得到了很大提升。
  不过,我们在面对假期中火爆的消费场面的同时,不要光看到一些数字的增长,还要冷静看待其中出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因素。我们注意到,由于四五星级酒店的主要客源市场是中高端的商务客人,这部分人在黄金周期间出行很少,而且黄金周期间出行的旅行团队多数的消费能力都不是很高。所以在黄金周期间一些高档宾馆往往都在倒休,出租率在50%左右已经很不错了。即使是黄金周里备受青睐的经济型酒店似乎也不怎么买黄金周的账。酒店有酒店的烦恼,旅行社也有旅行社的心事。对于旅行社而言,他们在黄金周期间往往需要掌握并占有尽可能多的交通和住宿资源,但由于供给稀缺,每个旅行社能够拿到的机位和票价情况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可否认,假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强、牵涉面广、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经济形式。从表面上看,假期中,消费场所人满为患,铁路、旅游、商业热得不得了,消费应该是得到了有效刺激,但实际上却并不尽然,因为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的作用并不大,至少大不过投资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假期经济虽然对消费有刺激,但对投资却没用,因此假期经济谈不上刺激经济增长。《瞭望》周刊曾经发表文章提出,假期经济可能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宏观经济扩张效应。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分析中所关注的是经济总量,在经济活动中替换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很明显,如果影响消费总量的变量(如当期收入或未来预期收入)没有发生变化,假日期间所增加的消费可能会导致假日以外消费的减少,简言之,旅游地消费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非旅游地消费的减少,最终总量上可能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当然,还有一个细节不得不提,那就是在国内长假期间,旅游质量实在低下,说得难听一点,大群大群的人就像“赶羊”似的。这种旅游质量势必不能让人满意。再说了,国内旅游的一通“狂涨”,难保不使到中国的外国游客的消费减少。长远一点算笔账,假期消费到底有多少积极作用实在还很难说。
  由此看出,我们面对假期经济的“热”,还应该“冷”一下,即冷思考一番,不能简单说假期经济对刺激经济能产生很大作用。因为假期消费只是长期遗留下来的一种消费习惯,并没有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上海商报,2009年10月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