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长青:新媒体时代,再做本地社区是否事倍功半
(2013-11-25 13:46:32)
标签:
it |
分类: 网络经验 |
地方社区如果做起来了,确实有前景,因为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了,这个毋庸置疑。但关键是我们看到的都是那些做起来的,做个地方社区的难度有多大,只有真正实践后才知道这水有多深。特别现在是微博,微信流行的年代,还有多少普通用户会泡论坛了?
因为是新项目,完全不赚钱,所以一直也没敢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去做这个论坛,但也花不少心思。比如做了10多个地方本地群,圈了几千上万的本地网民,网站出来很早前就做了网站的同名微博,在微博上也圈了些本地用户。
后面还陆续花钱或和别的企业合作做了不少活动,比如踢楼送电影票,手机话费,购物现金卡什么的,但效果都非常不理想。虽然QQ群里有几千上万的本地网友,但使劲了各种办法在群里狂轰乱炸,也没多少人来论坛注册。就算注册了几百个上千个,大部分也都是过客,上了1次2次就没兴趣再来了。
最终我和团队的成员总结原因,主要是这些用户就没上论坛的习惯,可能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论坛还行,但作为本地综合论坛,确实有点过时了。如果当初花的精力做的各种推广不是让他们去论坛注册,而是让他们关注微信,微博,转化率会不会更高点。因为大部分本地网民都有玩微信,也有在玩微博。
当然也不能一棒子否定本地社区的价值,可能对一些成熟的老地方社区来说,已经有了很好的交流气氛和本地环境,做本地社区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如果在一个地方社区就不成熟的城市,做一个新论坛,勉强让用户去接受一个过时的产品,确实太难太难,可能通过活动能一时吸引对方去注册,但无法把对方长期留下。
通过1个月做本地新媒体,发现是事半功倍
以前我想的是通过QQ群,微博,微信来促进论坛的发展,从而做了很多事倍功半的事情。同样的精力,同样的资源,如果先努力把本地微博,本地微信做好,却是事半功倍。论坛我做了大半年,但本地网友又没有几个人记得住这网站。而最近一个月开始认真的做了下地方微博,很快就成为了本地微博网友熟知的大V,很多本地企业在微博上做活动,都会@下我们的官方微博,希望能获得转播推荐。为此还获得了和很多本地企业合作的机会。
而且由于微信,微博的流行普及,本地的企业相比论坛,更看重微博和微信等渠道。而我当初做论坛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本地企业做网络营销服务。既然现在企业更看重微博和微信,我何必再苦苦去做论坛,还不如把本地微博,本地微信做好。
很多东西,只有实践后才有话语权,可能本地社区真已经不是多年前那么美好了。明确我们做这个的最终目的,了解本地用户现在最喜欢的是什么,我们就去做本地用户最喜欢的东西,获得他们的关注,最终同样能实现最初的目的就行。
虽然我觉得自己本地这项目目前做得还很一般,但也有了好几个成功的案例,并且都是和本地的知名企业。比如本地区的第一家购物中心,第一家五星级影院,还有万达,电信这样的全国知名的企业都有进行合作。让我也觉得本地企业网络营销服务这市场还是非常大的,只是我以前更多是希望通过论坛作为主要媒介去展示可能是错误的。未来微博,微信这些才是重点发力的地方。
--------------AD分界线--------------
AD:我的博客手机客户端已经推出,欢迎大家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