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对房地产的启示
(2014-11-29 20:05:05)
标签:
房产小米互联网思维产品口碑 |
有幸参加了君联资本CEO
在雷军的演讲中,他指出了三家引起他思考的公司,并萃取其基因,成就了小米辉煌。
第一家公司是同仁堂。
按说这样一家中国传统的中药制造和销售企业与互联网思维远了一点,但恰恰不然,同仁堂对产品的追求——真材实料、一丝不苟的企业信条也正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同仁堂沿用至今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
互联网思维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有投机取巧的想法,作为互联网时代,任何信息的传播都是迅速的,坚持以产品为核心,才是互联网思维的基石。
第二家公司是海底捞。
从2007年开始,海底捞迅速成为了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一个平实的火锅店,如何有如此的影响力?
看了很多学者的文章,并经过自己的体验,找到了自以为的核心——口碑!口碑何来呢?来源于“超越客户预期的客户体验”。一家非高档的火锅店,客户会有多高的体验预期吗?肯定不会,你会想到等座时的美甲、擦鞋服务吗?你会想到随时退菜的服务吗?你会想到上错菜白吃的服务吗?
都不会想到。但海底捞做到了,所以超出了你的预期,你自然会说它的好,成为了海底捞好口碑的传播者。
但如果海底捞做成了收费高昂的高档餐厅呢,以上的服务全部照旧,你也会认为它是理所应当,不是服务变了,而是你的预期高了,就如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的服务肯定好于海底捞,但客户并不会成为帆船酒店的好口碑传播者。
所以,归根到底,海底捞是在了解客户心理的基础上做到了物超所值。
第三家公司,原来是沃尔玛,现在变成了costco。
不管是原来的沃尔玛,还是现在的costco,都是低毛利率下,高效率的运营的代表者,用管理思维和互联网技术,专注做尽量少的单品(小米4年只做了6款手机),减少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少用渠道,少用店面),提升组织效率,来给客户降低成本,这才是企业致胜的王道。
王道是低毛利率下的效率致胜。
除了雷军说的以上三家企业的基因,我认为小米的辉煌,还离不开小米社区,小米社区是小米与客户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小米才能获得真实的客户需求,才能知道客户的预期,才有可能超越客户的预期,研发并推出操作系统,开发出让客户尖叫的使用功能。
这也正是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从1.0版的专注极致口碑快升级到2.0版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学完了小米的互联网思维,也见识了小米迅速铸就的辉煌,再回头反省一下我们房地产的情况,我们房地产企业又该怎么做呢?
第一、回归产品,踏踏实实盖好房子,向同仁堂学习,不偷工减料。
第二、给客户物超所值的产品,给客户赠送面积应该是表现之一,但要注重在硬件产品之外,软件(物业服务)的能力要全面提升。我个人认为,未来的十年是房地产的白银十年,但是物业服务的黄金十年!
第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适应在低毛利率下的高效率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