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北京猜想万达万科百亿俱乐部soho地王房价 |
时间过的很快,已经到了盘点2010年的时候了,虽然《2010年房地产九猜想》(2010年1月9日的博客)好像是昨天才写完。
猜想一:房价涨还是跌?
2010年会成为房价上涨的一个拐点(相对与2009年,房价的上涨速度会有明显的下降),但应该不会是房价的极值点(不会是这一轮房价的最高点)。
这个猜想应该算是基本正确。房价在2010年政府的两轮调控政策的重压之下,上涨的速度明显放慢了;相对于2009年的巨量成交而言,2010 年的房屋成交量的快速萎缩,也对房价的上涨起到了明显了牵制。
猜想二:地王会不会再现?
猜想:在中央的密切关注下,在较大面积土地存在分割上市的情况下,总价地王的记录恐难打破;但楼面地价地王的记录还是很有可能被再次刷新!
这个猜想对了一半,2009年12月22日,“广州亚运城地块总成交价高达255亿元”的记录应该会成为中国房地产里程碑式的记录,在3-5年内都不会被打破。楼面单价的记录——“2009年9月22日,苏州金鸡湖大道06号地块,由绿城集团创造,楼面地价33668元/平方米。”在2010年没有被打破,但我猜想不会持续很久,2011年,最迟在2012年必被破掉!
虽然在2010年没有出现破全国记录的地王,但众多城市的地王的记录还是在2010年被改写,尤其以两会后的北京地王为代表。这种各地地王频现的情况给各地的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找到了理由,2011年的房价也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作用。
猜想三:卖地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会不会下降?
猜想:随着其他行业的逐渐恢复以及政府对土地供应的控制(供应大量的保障房用地),土地的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会出现下降。
这个猜想出现严重错误。北京的土地出让收入为1615亿元,比2009年的928亿增长了74%;上海的土地出让收入为1623.7亿元,比2009年的1043亿增长了56%。北京和上海土地收入的突进就证明了我的这个猜想的错误,而且错的很惨!看来,土地财政在目前的中国还是很难轻易改变的。
猜想四:物业税会不会开征?
猜想:2010年物业税还只是门外的脚步声,可能连试点阶段都达不到。
这个猜想完全正确。不仅物业税没有在2010年开征,而且连“物业税”这个名称都变为了“房产税”,房产税就像是房地产调控中的最后一把利剑,悬在头顶比落在地面的作用大,而且一旦试行,实施细则的复杂程度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猜想五:保障性用房的限制购买条件会不会放宽?
猜想:随着保障性用房的大量供应,保障性用房的限制购买条件很有可能重新修订,标准放宽是必然,也许,外地人购买保障性用房也不是一个遥远的梦了!
这个猜想也错了,我过高过快的估计了保障性用房的供应量,也过低的估计了北京政府对户口重视程度的保守性。看来,外地人在北京购买保障性用房还是一个遥远的梦!
猜想六:购房者的投资需求会不会下降?
猜想:2010年投资性购房会大幅下降。
这个猜想基本正确。但在2010年投资性购房的下降可能是对这种需求的压抑,一旦房地产的高压政策出现松动的迹象,投资性购房可能会更加汹涌,这对房地产市场并不是好事,政府还要在扩大投资渠道上多下功夫。
猜想七:会不会出现销售额超百亿美元的房企?
猜想:万科成为百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这个猜想完全正确。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房地产行业,有如此之多的大象都在2010年跳起了街舞。万科的销售额增长接近一倍,截至11月份就已经超过1000亿元,今年的销售额应该能超过150亿美元。而且销售额超过百亿美元的企业绝不止万科一家,万达、保利、中海、绿地都可能在今年就成为百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这种规模的剧增真是有些可怕。
猜想八:万科和万达谁会成为房地产的龙头?
猜想:万达和万科会成为房地产开发不同模式的双龙头,万科保持规模龙头,万达成为利润龙头。
这个猜想也基本正确。万科的规模第一应该能保持几年,万达的城市综合体在改变更多二三线城市面貌的同时,为万达创造着更多的利润。
猜想九:SOHO会不会改变经营模式?
猜想:SOHO中国不再将商业拆散了买,并开始持有并经营物业。
这个猜想也错误了。对潘总的善意预期还是落空了,看来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很难轻易改变,尤其是已经成功过的模式,但不知潘总的这种模式还能坚持多久?
总结2010的九大猜想,对了五个半,错了3个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