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折磨叫幸福

(2013-01-04 14:47:10)
标签:

年末

感想

阅读

写作

育儿

分类: 散文

有朋友问,2012年最大的收获和感想是什么,一下蒙了,平常日子,平淡生活,所谓的幸福都是一些琐碎的细小事物,若要细细的挑拣几样,还真让人理不出个头绪。至于收获,也只是工作上能看得见的那点儿成绩。

在这个世界里,也许是因为功利的思想作祟,衡量什么,都是金钱的数字而已。对于我这个恨不能今天将明天的收入消费完的人来说,存折上永远都是有账无金,收支处于“财政悬崖”状态。所以就更不能将其作为2012年值得炫耀的资本。

关于读书,在时间的夹缝里,好不容易看完了几本,阎连科的《我与父辈》、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林贤治的《鲁迅画传》、聂作平《1644:帝国的疼痛》,除了这几本比较完整阅读过的书之外,大多数是都是零敲碎打的残篇断章,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尤其像茨威格《心灵的焦灼》这样的大部头,至今还放在书架的最顶层,估计都落满了灰尘。

要说收获,倒是有几个短篇让人印象深刻,以写煤矿和农村为主的边缘作家刘庆邦的《东风嫁》,迟子建的《黄鸡白酒》。《黄鸡白酒》断断续续看了两遍,用高树伟的话来说就是:“平凡的生活中,你我是否还能捕捉到浸透在时间里的温与凉?是否还能为人间平淡中的真切而滚滚泪流?或许我们的心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已经失去了感受那些温与凉的能力,失却了心中原本的敏感。此时文学作品的作用便凸显出来,文学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阅读的口味总是跟思想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越来越喜欢那些坚持写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世俗中的小事情的作品了,《东风嫁》也是如此,能让人跟着作家的笔触一起体味人世的疼痛和寒凉。有些作品本来是想写点文字的,那种激荡和撞痛心灵的感觉,但是读了第二遍,就发现自己的无力来,等读过第三遍就再也不敢下笔了,有些感动是不能说出的。

说到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要感谢过去一年里给我赠书的那些老师、朋友,他们是:张凡修、李小洛、钱素琴、黄曙辉、黄少平、桑恒昌、金汝平、梦野、林平等。因为你们的存在,我感到了一种人世间最单纯的温暖,因为他们的赠书,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诗意。过去,在刊物或者博客里经常看到他们文字的吉光片羽,现在在我的方寸书桌上,可以徜徉在他们思想的原野,我不是研究专家,但我更愿意在生活的罅隙里大面积的窥探他们灵魂在文字里的投影。

关于写作,在一个广种薄收的年景里,更是让人汗颜,因为写作不是我的主业,所谓的文字都是写在人生边上的一些感悟和体会。大多数都放在了网上的各个角落里,有些因为忘记了密码,成了走失的孩子,有的被一些有心人所收留。不是转载在自己的博客和空间,就是发在了各种出版物中,有些甚至挤进了一些个人的作品集中,虽然没有当初文字变成铅字的那份激动,但有一种感动写在心里。

过去的一年里,文字虽然写的少了,但幸福感并没有降低,一方面是因为对文字的敬畏,让我愈来愈不敢面对自己,另一方面,因为小豆豆的到来,让我无法安静于书桌前面。龙应台在回忆文字里提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她说,自然诗人刘克襄刚结婚的时候坚决的说,决不能有小孩,在台湾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里,不,绝不要小孩。几年后再见到他,他正在和一伙人谈他身为奶爸的经验:他如何被一个从早到晚只会啼哭的小东西完全地控制,他的生活如何如何的狼狈......大伙正要到颓废的酒吧去,他站起来,说,“对不起,我要回去喂奶了。”龙应台这样感慨:那晚,他走的得意洋洋得意。他用受虐的、抱怨的方式来表达心中洋溢的幸福。

对于我来说,不能说是受虐,抱怨的确不少。因为小豆豆虽然很少啼哭,但自从会爬行到站起来学步,没有一刻钟是让人省心的,即使这样,还是从床边抑或童车上面滚下来过几次,带孩子的种种磨难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

整整一年,被一个只会用清亮的眼睛说话,用破坏来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小东西折磨,这种幸福,是用语言无法描述的。如果说过去的这一年有什么值得回放的,无疑,小豆豆是无法绕开的主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