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与我

(2011-01-19 13:40:36)
标签:

诗歌

诗人

诗评

李天琪

文化

分类: 诗论

■写诗真的不能改变命运,写诗却能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看法,因为诗歌能让我们与这个现实和解,虽然这种和解往往是以诗人的败退而终场,但这时的诗人是安详的,是甘心的。

■诗歌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我无意把它夸大或者抬高,我只是觉得,有些诗歌,的确需要人好好去领悟和慢慢琢磨,光有知识是不行的,硬性的拆解,只能是肢解它的文本,诗歌的气场和灵魂是无法拆开的。

■现在有一些诗人故意把诗歌写的不像诗歌,我想大概是因为现在太象诗歌的东西太多了,这是一些有着自觉意识的诗人下意识的结果,但是这样的实践最好还是少一点好,因为诗歌还是要像诗的样子,一头驴长一张猪嘴肯定不好看,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驴头对上猪嘴吧!

诗歌与我

李天琪

广东诗人黄礼孩自己创办了一份民刊,叫《诗歌与人》,一直觉得,这是一个让人浮想的刊名,他怎么就能想到这个刊名呢?我无法揣测礼孩兄当时的想法,但我觉得诗歌与我倒有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和读小说不同,我喜欢读诗歌,因为我喜欢幻想。诗歌这种文本我认为更多的是幻想的藤蔓上结出的果实。

 

再不好的果实,也会拥有一个完整的秋天,如果你对一首诗保持足够的耐心或者兴趣,你就会随着诗人的思绪一起飞扬,一起去流浪。

 

因为经历,因为心性,还有对生活的理解上的差异,一首诗歌从诞生开始,就在寻找着一个和自己有着同样经历的知己,但是,由于传播渠道的限制。在匍匐的土地上一茬茬倒下,接着又有一大批跟着汹涌而来!这不是诗歌的错,是诗人的宿命。

 

因为读诗多了,免不了和诗人之间偶尔交流,但这种交流也只限于简单的招呼之间,大多数都是客气的成分多,诗艺本身的探讨少。

 

也算混个脸熟吧,因此有的些热爱诗歌的虔诚者老往这里跑,还甚至把我当成了一位指点江山的诗评家,这让我感到诚惶诚恐!偶尔写的一些蹩脚的诗歌也不再敢往博客里贴,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写诗真的不能改变命运,写诗却能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看法,因为诗歌能让我们与这个现实和解,虽然这种和解往往是以诗人的败退而终场,但这时的诗人是安详的,是甘心的。

 

我观察了一下,现在诗坛上领风骚的大都是一些中青年诗人,少年天才有,但是还不能在这个坛里面独占一席之地,来了去,去了又来,让人记住的很少。

 

所以我读到的诗歌大都是中年人的居多,可能理解上的偏差和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在解读一首诗的过程中常常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事来。好在不少诗人都能大度的包容。

 

其实要读懂一首上好的诗歌,不比读一本小说更容易,对于小说,充其量就是多浪费一点时间而已!而读一首诗歌,却要调动你全身的神经和大脑的全部细胞!

 

有人把诗歌当做精神的休闲食品,我过去也觉的这种看法有些许道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对读诗的感受来看,我的看法也慢慢的发生着改变。

 

诗歌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我无意把它夸大或者抬高,我只是觉得,有些诗歌,的确需要人好好去领悟和慢慢琢磨,光有知识是不行的,硬性的拆解,只能是肢解它的文本,诗歌的气场和灵魂是无法拆开的。

 

现在有一些诗人故意把诗歌写的不像诗歌,我想大概是因为现在太象诗歌的东西太多了,这是一些有着自觉意识的诗人下意识的结果,但是这样的实践最好还是少一点好,因为诗歌还是要像诗的样子,一头驴长一张猪嘴肯定不好看,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驴头对上猪嘴吧!

 

爱屋及乌,因为喜欢诗歌,甚至喜欢上了诗人写的散文甚至小说。顾城的《英儿》是我最早读到的诗人小说,但是我一直没弄明白,他要在这部小说里表达什么,顾城没了,别人牵强附会的解释都不能使我心服。把诗歌写成小说比把散文强行分行更让我难以接受。

 

去年底我列了一个我眼中的烂诗榜,引起不小的震动,有质疑的、有赞成的、有讽刺的、也有谩骂的,很正常,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一直没有说出我的初衷,事实上,我意在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好诗。当你挖掘坏诗烂诗时,就连那些平庸之作,你也会觉得有几分可爱了。同一片风景,换个角度,会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喜欢诗,却不买诗集,书柜里除了早年出版的那本《海子全集》和老版本的《泰戈尔全集》外,没有一本是纯诗歌的集子,倒是诗人写的关于诗歌的随笔却有不少,比如王小妮的《手执一枝黄花》、于坚的《棕皮手记》,以及北岛的《失败之书》。

 

北岛曾在《蓝房子》的后记中这样说过,写诗写久了,就与语言的关系很紧张,只有散文,很放松,尤其是在语言上如闲云野鹤,到哪儿算哪儿,用不着跟自己过不去,读诗人的随笔不像散文家写的那样粘滞,是散了的诗句,是诗化的散文。

 

每次去书店,我都喜欢在最偏僻的角落找到一本诗歌读物来看,临走的时候,选准的却是有关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图书。不是不喜欢,而是几乎读完了,剩下的,下次可以来读!别人在书店蹭小说,我在书店蹭诗歌!

 

一直觉得小说比诗歌更现实,但是现实的小说读多了,容易让人失望,一直认为诗歌比小说更浪漫,浪漫的诗歌见多了,容易让人惆怅。小说容易让人上瘾,诗歌不仅有瘾,还有毒,所以我对诗歌经常是浅尝辄止。当有人大喊将自己一生交给诗歌时,我总感觉他不是一个疯子就是一个傻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比水冷的是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