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天琪litianqi
李天琪litianqi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42
  • 关注人气:1,6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见过诗神吗?

(2010-07-11 21:48:58)
标签:

诗歌

诗神

阅读

发现

李天琪

分类: 诗论

真神不拜,却偏偏迷信看不见的缪斯,我想这不仅是与这个物质世界流行的崇洋迷外的思想有关,更是目前诗坛上充斥着一大批装神弄鬼的诗歌骗子不无关系。

严格说,这首意象并不复杂,但它给我提供了一种观察事物的方式和进入诗歌的通道,它让我前所未有的获得了一种神性的力量,从而坚定诗神的暗示性和真实性。

古人常常把作诗称作吟,也有叫唱诗的,直到现代,也经常看到或者听到某某诗人在什么地方举办了诗歌朗诵会。事实上,我觉得,现代诗是最不适宜朗诵的,也不是用来读的,而是需要来看的。象欣赏一幅名画一样来看,象观摩一曲名曲一样来体味。

邂逅诗神

李天琪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这是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有人说见过,有的人信了一辈子,神到底是什么样子也不清楚。我没见过神,但我见过诗神。

大凡喜欢诗歌或者文学的人,都知道有诗神,河北曾经有一家诗歌刊物直接就叫《诗神》,毫不避讳。

我确信诗是有神的,而且供奉在诗坛上。散文小说戏剧都属于文坛,但有说散文坛,或者小说坛的吗?没有。唯有诗坛才让人听着耳顺,或者正宗。

虽然散文和小说都有神,诸如形散而神不散啦,小说的神韵啦等等,但因为没有独立成坛,所以不能名正言顺的供奉,故不能成为散文神或者小说神。

有人说诗坛上供奉的诗神是缪斯,就像我们谁也没见过玉皇大帝一样,为了方便敬奉,非要按照人们的想象捏造一个现实的塑像满足人们的需要一样,缪斯让人们更加坚信诗神的存在。什么事情,包括神的事情,一旦固化起来,你便很难看清他的真身。

作为诗神,其实缪斯是一位舶来货,源出于西方。作为泱泱诗歌大国,有没有自己本土的诗神呢?答案是肯定的,仙是不是神?圣又该如何界定?如果没有疑问,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难道不该立于我们神坛?

真神不拜,却偏偏迷信看不见的缪斯,我想这不仅是与这个物质世界流行的崇洋迷外的思想有关,更是目前诗坛上充斥着一大批装神弄鬼的诗歌骗子不无关系。

敬诗神不是多烧几株香,或者多磕几个头就表示了虔诚或者园了自己心愿的,而是要静下心来,好好研读诗坛上前人祭祀的好诗,只有领悟了这些虔诚的贡品,你才能靠近诗神,净化自己的妄想和清除掉自己的俗念。

经常听到一些人私下这样议论,听说某某山上的神灵很灵,为什么自己许了愿就不灵了呢?我想,如果不是这些凡人给神出了难题的话,那肯定是时辰未到,机缘未至吧!

诗神也一样。好多年前,我第一次接触诗歌,在读过大量的诗歌之后,我真的怀疑有没有诗神这个冥冥之中似与不似的存在?是不是它也是一种人为的精神寄托呢?直到有一天我真的与它相遇。我坚信这不是我的错觉。

我有一个警校毕业的同学,完了分配在一个看守所工作,每次约他出来玩,每次都让人失望。他感叹,一个看守别人的人也不自由啊!

应该说,这不算一种生活经历吧,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样几句诗,我的灰色的生活一下它被照亮了。这几句诗是这样的:“打开鸟笼/让鸟飞走/还笼子以自由”。这时我才发现,一个束缚别人的人也是不自由的,为什么我们只看到那只获得自由的那只小鸟,而对那只活生生的笼子视而不见呢?是什么遮蔽了我们原以为明亮的眼睛?

严格说,这首意象并不复杂,但它给我提供了一种观察事物的方式和进入诗歌的通道,它让我前所未有的获得了一种神性的力量,从而坚定诗神的暗示性和真实性。

并不是所有的人一下子就能见到诗神,或者是诗神的灵光照耀每一个人。正如读诗,明明是一首好诗,有些人偏偏就是领悟不了诗的妙处,不是不认识汉字,也不是修为、涵养、诗学功底不足,而是没有找到共鸣点,或者说是与诗没有缘分。

好多读者抱怨现代诗歌,不少是滥竽充数,甚至连作者也不明白自己写的是什么东西,不要说网上,就是在一些纸质媒体上,也不乏拉虎皮做帐、吓唬人的诗歌,但这不是今天我要谈的。我是说在时下的诗坛,确实也存在着,好多诗人读不懂同行的作品。

读不懂不是因为诗歌多么高妙,也不是因为诗歌有多么深邃,恰恰是因为太简洁,甚至让你弄不明白诗人的写诗的真正动机。如果非要借助诗评来进入诗歌的话,这和猜谜又有什么区别!我不承认诗评仅是简单的诗歌拆解,但现在确实有一些诗评都快变成了词语解释了。

等待一首诗歌,或者与一首诗歌的相遇,仅有时间是不够的,诗神的降临,常常在你不意中间!当然也少不了有准备的头脑。

古人常常把作诗称作吟,也有叫唱诗的,直到现代,也经常看到或者听到某某诗人在什么地方举办了诗歌朗诵会。事实上,我觉得,现代诗是最不适宜朗诵的,也不是用来读的,而是需要来看的。象欣赏一幅名画一样来看,象观摩一曲名曲一样来体味。

小说可以来读,甚至一目十行,散文甚至可以大声的朗诵,但诗歌不行,因为它经不起声音的聒噪,也用不着一目十行,不要出声,轻轻的,诗神就会降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