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你的诗歌找个好婆家

(2010-06-20 22:15:51)
标签:

诗歌

发表

交流

刊物

李天琪

杂谈

分类: 诗论

这篇博文大约写于两个月前,写好后觉得有些看法太过偏激,便顺手放在了草稿箱里。

今天看到《网络诗选》对诗人施施然的专访,其中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再次固执己见。

她说,一位读者因阅读你的诗歌而流下的一滴泪,远远胜过一位评论家的一篇诗评。

施施然有一个做医生的女邻居,一次,邻居远远地看见她就冲过来说:“你害得我今天整整哭了一天”!原来,是这位邻居读了她博客上的组诗《人间与天堂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其实这位邻居平日和她交往并不多,也不是写诗之人,但一直阅读她的博客并追踪读她的诗,这种情感应该是自然而真实的。

其实一首诗歌的诞生,并不一定非要诗人来认可和肯定,也并不一定非要发表在所谓的名刊上才算大功告成,一首诗,能遇到一个知音就已经不错了!

 

古人写了诗,一般是装在布袋里,遇到知音,才拿出来相互把玩欣赏,切磋交流,也有将诗写在墙壁上的,供到此一游的后来者应答酬和。

 

今人写诗,那家刊物发行量越大,就往那家刊物投寄。为了让自己的诗歌能尽快进入流通渠道,官办民办,赞助自费、诗赛诗会,甚至女性的身体也成了诗人涂抹的墙壁。

 

从诗歌生产的方式来看,体验、交流,分享,古今相通;从诗歌传播的方式来看,今人有着古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从传播的效果来看,今人与古人相比,不仅略输文采,而且稍逊风骚。传播渠道宽了,诗歌的反而成了滞销品,不是品质不好,而是市场混乱。

 

有一个成语叫“脱颖而出”,典出《史记· 平原君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古诗也一样,即使装在袋中,也能脱颖而出,现代诗即使在网络时代,要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难于上青天。

 

我相信,好多诗人开始写诗是为了自己,写着写着,就为了别人,为了刊物。动机变了,诗质也就不一样了。

 

以前,编辑忙着为他人做嫁衣,现在,编辑忙着为自己编关系;以前,编辑是杂家,现在,编辑是专家;以前,编辑是正业,现在,编辑是副业;以前,编辑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如何作务出优质的精神食粮,现在,编辑思谋着将有限的黄金版面如何效益最大化。

 

一个优秀的诗人不是想着将自己的诗歌栽种在版面上,而是种植在人的心灵里。

 

发表,其实是诗人为自己的诗作寻找心灵的知己,寻找伯乐,有些如愿以偿,大多数都是在孤独中死去。随着发黄的纸张一起腐朽!

 

老婆是别人的好,诗作是自己的好。

 

现在农村,广种薄收的人少,时下的诗坛,遍地撒网的人多。

 

有些诗活着,活在名气很大的刊物里,其实它已经死了,死于故纸堆;有些诗死了,死在了一些编辑的纸篓里,死在一些编辑的偏见里,但它仍然活着,活在自己的博客中!活在一些纯净的心灵中。

 

投稿有如嫁女,为自己的诗作寻找一个好婆家,是每一位写诗人的心愿,富贵贫贱不是标准,重要的是要能懂的爱护和珍惜!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话4则
后一篇:人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