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高考诗歌是不懂诗歌
(2010-06-08 00:28:59)
标签:
高考作文诗歌偏见公平国情杂谈 |
稍有常识的人应该知道,诗歌写作,不是简单的分行,作一首诗,需要激情和时间等因素。而考试提供的时间和做题的氛围,很不适宜作诗。
主张高考诗歌是不懂诗歌
昨天高考语文甫一结束,各地的高考作文就成为众多人们议论的话题,而最为引人关注的一点是,高考作文要求中的“诗歌除外”备受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国诗歌严重的伤害。
著名诗人赵丽华在高考当日的一篇《速评高考作文》的博文中这样评价:“再次看到“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这几个字,真是悲哀。看来“以诗取仕”的时代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不仅如此,她在评价另外一份考卷中的作文题目时这样质疑:“明明叫《路径》,可是文体上又继续设限,“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个字再次堵死年轻一代与现代诗歌之间的唯一的窗口和路径。诗歌曾经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宗教,橡子说没有被诗歌浸润的一代是荒凉的,看来这一代人将继续荒凉下去。”
我想,这不仅是赵丽华一个人的观点,在目前这样一个网络时代语境下,持这种观点的人还真不少。江苏省文联主席顾浩,站在一个诗人的角度,对部分省市高考作文“诗歌除外”的要求,也表达了不同看法,他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具有开放性,给考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招来不少人的讥刺。
应该说,历年高考中,“诗歌除外”在作文考试中这样要求,早都不是什么新闻,但为什么偏偏在今年就引发这样大的争论。值得人们深思。
随着网络的出现,诗歌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网络诗歌让诗歌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而被稍微识文断字的人们随地大小便。这点,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们打开网络就可窥见一斑。但诗歌的普及,并不能成为进入考高作文试题的理由啊。
也许有人要问,作为泱泱诗歌大国,尤其是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凭什么要拒绝诗歌?事实上,在历届高考语文考试中,从来就没有缺少诗歌基础知识的考核,之所以有人这样认为,恐怕是被狂热的现代新诗遮蔽了这些人的眼睛吧!
我不是高考命题者,无法揣测出题者“诗歌除外”的真正意图,但我据此可以试图了解其中的一些因果。只要关心语文教育改革的人们,就会发现,这几年的新编语文教材,里面选了不少关于现代新诗的课文共学生们赏析和阅读。对于这些美好而且纯粹的艺术财富,我们从来都没有排斥和拒绝过。
从考生的角度讲,“诗歌除外”恐怕是对多数考生是有好处的。稍有常识的人应该知道,诗歌写作,不是简单的分行,作一首诗,需要激情和时间等因素。而考试提供的时间和做题的氛围,很不适宜作诗。当然,这样规定也有主考方的私虑。目前作文的优劣评判,一般没有多大异议,也就是说作文的评分体系已经比较好把握,对于诗歌而言,多数阅卷老师未必把握得准,尤其是评卷标准怎么定,规定多少行为宜都是一个问题,从操作的层面上说,是很不方便的。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觉得诗歌毕竟是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高考作文规定某种文体,并非文体歧视,“诗歌除外”不仅是为考生着想,也是维护判分的公正,主张高考诗歌是不懂诗歌。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