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母亲节

标签:
母亲母亲节妹妹回家李天琪杂谈 |
我现在才明白,什么样的成功,什么样的幸福,都抵不上每次回家见到母亲,见到一个健康的母亲,因为母亲在,家就在,如果母亲病倒了,想吃什么都再也吃不到了。
写在母亲节
五一回家,母亲高兴的不知道给我做什么好吃的,才能让她感到安慰。
母亲忙前忙后,顾不上和我说话,唯一能表达她对常年在外的儿子的牵挂的方式就是,一顿接一顿的给我做好吃的,即使是几颗长了芽的洋芋,也能不断变化花样,做出不同的口味来。
嫁在后山的妹妹不知道我来,却带来了我几十年都没有吃过的“五月儿”的青菜来,母亲顾不上和好久没见过面的妹妹说话,就又忙着开始拣青菜了!
母亲认为,儿子能吃上一顿自己亲手做的饭菜,比说什么都强。在母亲心里,儿子在外是经常挨着饿的。
母亲最牵挂的是已经出嫁了的妹妹。妹妹从小有些口吃,所以自从出嫁后,经常遭受女婿的打骂,作为母亲,即使妹妹出嫁了,也有操不完的心。
出嫁前,母亲操劳,期盼能嫁给一个好人家;出嫁了,又担心妹妹遭人白眼,受人欺负,整日生活在焦虑之中;妹妹有了孩子,现在母亲把自己的希望,又寄托在不到十岁的外孙女身上,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替他保护好自己不成器的女儿。
我一年当中也回不了几次家,就更别说能经常见到已经出嫁的妹妹了,但当妹妹和我在这个难得相聚的机会到来时,母亲的爱明显失衡了。她不但将妹妹带来的野菜做给我吃,还找来塑料袋子,包好让我带回城里。
在母亲心里,妹妹再苦,也离她不是很远,随时可以见面。而对于我来说,只要一旦离开家门,什么时候回来永远都是一个未知数。
每次回家,我都要给母亲买些好吃的,即使是一包治感冒的药也好,我也要在超市里给母亲挑选几件能穿用的薄衫,即使不合身也罢。觉得只有这样,我才算尽到了一个做儿子的孝心。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既感到心酸,也感到愧疚,心酸的是母亲为了儿女,在她古稀之年,仍然为儿女们的幸福操劳,愧疚的是,我为母亲做的实在太少了,太少了。
我发现,事情远远不是那么复杂,母亲希望儿子能做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希望能经常见到儿子,带什么不带什么都不要紧。
我现在才明白,什么样的成功,什么样的幸福,都抵不上每次回家见到母亲,见到一个健康的母亲,因为母亲在,家就在,如果母亲病倒了,想吃什么都再也吃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