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学习笔记 |
“述职”到“述责”的差别
一、从“述职”到“述责”一字之差有深意。
沿用多年的“述职述廉”被“述责述廉”所取代。从“述职”变成了“述责”,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仔细推敲却意义非凡。从内容侧重上看,前者侧重于叙述履行岗位职责,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后者不仅涵盖内容更广,而且侧重于责任担当,检视岗位责任落实如何。从政策导向上看,前者激励敢干、肯干、能干,只要工作干好,狭义上的政绩突出,可以“一俊遮百丑”,其他责任落实与否可以忽略不计;后者凸显责任的岗位属性和落实责任的无比重要性,无论是工作、管理,还是经济、党建,样样责任,般般重要,不能偏废。此外,“述责”还具有倒逼的功效,述完后接受测评,倒逼各级各部门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树立更牢固的责任意识,把落实责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放在心上、抓在手、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专访时表示。有权必有责,权责必对等。责任与权力如影随行,权力越大则责任越大。“述责”就是对权力是否正确运用的考题,是对责任是否落实的检验,可以有效促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知责、明责、担责、履责,特别是切实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有效落实“一岗双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以驰而不息的毅力和逢山开路的精神,持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来源:张志星)
二、述责、述职、述廉的主要内容
(一)述责。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班子正职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处理违纪违法行为、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和热点难点问题、重大责任事故、群众信访、社会稳定、执行组织人事纪律、民主集中制等进行述责。
(二)述职。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情况;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财务等制度执行情况;年度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难点等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三)述廉。围绕个人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正确行使权力、自觉接受组织和干部群众监督、本人及家庭重在事项等情况进行述廉。
三、程序
(一)撰写报告。认真对照述责述职述廉内容检查总结,实事求是地查找自身不足,形成述责述职述廉报告,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审定后,于述责述职述廉前报党委(党组)。
(二)收集情况。全面收集述责述职述廉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及述责述职述廉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本人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遵守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情况的相关资料。
(三)召开会议。党总支和行政机关每年年底分别召开会议,听取党政正职述责述廉述德报告。
(四)询问和答辩。在听取述责述职述廉人自述后,针对述责述职述廉有关情况进行询问,由述责述职述廉人现场回答。
(五)民主评议。询问和答辩结束后,由参会人员依据述责述职述廉情况和平时掌握的情况进行评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