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好,李焕英》只想说一句:玲啊,作为导演你可长点心吧
文/姜诗华
春节期间贾玲的小品没火,倒是她的电影很火。说实话个人非常喜欢贾玲的喜剧风格,特别是现在的样子只要往观众面前一站,就很有喜感,更何况她不止一次的在小品中恶心自己娱乐别人。只是,作为一名电影观众,看完《你好,李焕英》,不知道是不是中年男人的原因,泪腺特缺乏,不仅没哭,而且只想说一句:玲啊,作为导演你可长点心吧。
当然,豆啊瓣啊的评分也不是毫无根据,这部电影的立意还是不错的,看得出来,贾玲对母亲的感情,包括主创团队试图用真挚情感打动观众的初衷,这些都能看得出来,无论从场景的选择还是从演员的选择来看,都费了一番心思,这种良苦用心的效果体现在宣传预告片上,都知道这个春节贾玲当导演了,这个春节贾玲的电影要上演了,但是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有些话还是感觉到不吐不快。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就是用真挚的情感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柔软,而且没怎么演过电影的张小斐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但是这部电影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特别是在叙述节奏的控制上,很多情节的设置有突兀顿挫的感觉,而且有些情节的设置有些喧宾夺主:
比如:当贾晓玲和张江还有陈赫饰演的小青年吃着包子讨论怎么缝裤子,忽然一句“我妈妈还不会缝裤子”呢,怎么突然贾晓玲就扔掉包子边跑边哭了呢?而且至此以后明显感觉后来的叙事节奏就突然加快了,与前面的故事情节缺乏必要的衔接。再比如电影很多情节都描述了李焕英和沈光林(沈腾饰演)的交往细节,怎么突然乔杉饰演的贾玲爸就出现了,而且在这之前两人都恋爱三年了,这在八十年代这种情节的设置显然不太合理,尽管这也许是真实的。再比如,冯巩在片中只有一个镜头一句台词,其实与《你好,李焕英》这个主题一点关系也没有,完全可以去掉。
鲁迅先生说,喜剧是把毫无价值的东西炫耀给人看,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然,尽管此前李焕英的题材被贾玲搬上过小品的舞台,但我不一定认为贾玲这是在反复卖惨,至少,能打动一部分观众就够了。只是,把喜剧悲剧两者搞在一起乱炖,这火候不太好掌握。反正我看完这电影一点都没哭,而且看着日益攀升的票房,到底是《你好,李焕英》太好还是《唐人街探案3》太烂?我不怀好意的笑了,我承认,是该好好照照镜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