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剧版《白鹿原》不红不火是这个时代的必然吗?

(2017-05-30 15:32:27)

剧版《白鹿原》不红不火是这个时代的必然吗?

/姜诗华

靠一本书成就一个作家的,古有曹雪芹,当代也许只有陈忠实吧。正因如此,当电视剧《白鹿原》开播的时候,想从荧屏之上再一次品味经典文学的凝重与悲壮。从豆瓣的高口碑来看,相比于电影版的《白鹿原》几乎就是田小娥传,这部电视剧其实做到了足够的精耕细作,但是口碑之外,收视率却一直很低。难道,剧版《白鹿原》不红不火是这个时代的必然?

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是长存的。近年来,《红高粱》和《平凡的世界》等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曾经掀起过荧屏热潮。但是,由于经典文学作品本身的厚重底蕴,改编成影视作品具有相当的难度。小说《白鹿原》历时6年创作完成,以白、鹿两家祖孙三代人的命运为线索,展现了渭河平原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史,体现了相当的厚重感和传奇魅力。通过已经播出的20多集来看,该剧的舌退清兵、劝娶仙草、白鹿子孙成长线、时代变革在白鹿原的缩影等情节都有着精湛展现。改编后的《白鹿原》电视剧没有违背原著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涵,对原著情节没有乱改、掺水,而是串起了很多细节上的线索,将散乱的故事集中糅合到一起,充满着张力和惊喜。比如,开篇简化了白嘉轩六丧六娶的经历,改变了第七任妻子仙草的出身,精炼而集中。

剧版《白鹿原》不红不火是这个时代的必然吗?

但是,很显然,从收视率上看,观众其实并不买账。在口水剧《欢乐颂2》面前,剧版《白鹿原》简直就是卑微的存在。更让严肃文学感到奇葩的是:凭空添加得村里的傻子二豆这条线,反倒被认为是剧中的亮点,让一些观众眼前一亮。

收视率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收视率似乎也是不行的。剧版《白鹿原》的不红不火在今天看来,即使严肃文学表现形式的巨大尴尬,也是时代冲击下价值观的多变必然。

《白鹿原》虽然写的是农村的时代变革,但由于小说本身的巨大成就,使其受众群体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甚至是文学鉴赏力, 而且与另一部陕西作家的力作《平凡的世界》相比,它本身的聚焦点有分散的特征。即《平凡的世界》展现的是孙少安孙少平二兄弟为主线的年轻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奋斗风貌,更容易为年轻人接受,而《白鹿原》着重描写了两代人(白嘉轩鹿子霖、白灵鹿兆鹏)在沧桑巨变中价值观的丰富展现。剧中所表现出的儒家文化、祠堂乡约等等,相对于路遥的力作,显得有些遥远了。

但不得不说,这部剧收视率遭遇尴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今时代的诟病:即今天文化产品的快餐消费以及商业迎合已成主流趋势。比如奇幻剧诛仙剧,比如俊男美女泡沫剧。即使大部分人的生活境遇并不是如奇幻剧那般神通广大,也不是如都市泡沫剧那般香车美女,但这并不妨碍年轻人对生活目标的虚构幻想。况且,在这些泡沫剧背后,还承载了一些商品消费的引领功能。经典文学、审美价值观等等,在当下年轻人的群体中,一如“寻它千百度、不见阑珊处”了。

剧版《白鹿原》不红不火是这个时代的必然?至少,不是偶然,甚至是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