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们何以对屠呦呦获诺奖给予另类关注

(2015-10-06 11:22:19)
标签:

屠呦呦

诺贝尔奖

拉斯克奖

分类: 冷眼看社会

人们何以对屠呦呦获诺奖给予另类关注

/姜诗华

当地时间1051130分(北京时间1730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与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相比,屠呦呦的获奖意义更为深远。从某种角度上讲,正如总理贺信中所言:这是中国科技进步的体现。当然,也是“中国制造”的荣誉体现。不过,网友的很多评论却对屠呦呦获诺奖给予另类关注。比如她的三无背景“无留洋经历、无博士学位、无院士学位。”还有她直言不讳的性格。

 屠呦呦名字是和“青蒿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是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者。不过,令人费解的是:从个人荣誉的角度来讲:屠呦呦的重要贡献在国内却始终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如果说无留洋经历、不会讲英语等等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的话,但此后多次参选院士多次落选、甚至连博士学位也没有获得就有些让人琢磨不透了。但想想屠老师直言不讳的性格,个中缘由也不难猜测。是金子总是能发光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11923日,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美国拉斯克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的风向标。中国的科学家在国内荣誉平平却在国外斩获大奖,也许,外国的月亮的确不比中国的扁。

 

诚然,在体制内,她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位不受欢迎的人,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是她个人的荣耀,也是我们体制内的悲哀!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卫学院教授钮文异告诉《新闻极客》,作为校友,他们对屠哟哟获诺奖感到骄傲,“这是一个不会说英文的女科学家,三无科学家应该让我们反思人才选拔机制”。这也许是人们何以对屠呦呦获诺奖给予另类关注的最好注解。

恭贺屠老师得奖,而我们的人才选拔机制确实该动大手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