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嫉俗“的汪峰其实更俗
(2015-09-15 17:48:59)
标签:
汪峰中国好声音哈林 |
分类: 冷眼看社会 |
“愤世嫉俗“的汪峰其实更俗
文/姜诗华
有句话叫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当然这句话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关键是你会不会哭,还有,哭的人到底是不是孩子?否则,正应了甄嬛传的那句话:“贱人都矫情。“这几天,娱乐圈关于好声音录制现场汪峰撕逼媒体的报道不绝于耳,真是想上头条的时候没机会,不想上头条的时候却上了。新闻也好,丑闻也罢。汪峰一向给人的标签是”愤世嫉俗“,而这次对媒体失态的质疑则说明汪峰本人其实也很俗。
是的,中国好声音至少在商业上看是成功了,尽管有的人认为中国好声音更像是中国好呻吟。但不缺少聚光灯以及粉丝尖叫的这档节目持续火这么几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娱乐节目的立志因素,每个走上舞台的歌者都有自己的故事,将平凡人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发挥到极致,这更容易点燃观众对自己梦想的审视。我想:这应该是这档节目的最大成功之处。至于在椅子上故作深沉转来转去的四个所谓导师,其实是点缀,不可否认,导师们在音乐领域可谓各具风格、但他们的所谓成功其实既可以被模仿,也可以被超越。舞台上很多选手的音乐才华已经比其中导师们年轻时更富有表现力,这是不争的事实。明白了这一点,其实汪峰大可不必对自己所谓的导师身份太过在意,甚至不用纠结于自己战队的战绩在媒体评价打分面前、在与哈林战队的比拼中如此的不堪?即使极个别媒体的评价有一点倾向性,也要坦然面对,输都输不起,有什么资格当胜利者?
一个人的胸怀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章子怡人长得漂亮不说,也肯定不是瞎子。汪峰本人在音乐方面确实有一定的才华,否则,汪峰是中国摇滚音乐的半壁江山的说法并不见得是完全的哗众取宠。至于是不是应该称“汪江山还是汪半壁。”如果乡亲们的牛还活着,是可以这么叫得。只是,汪峰对自身音乐风格的自信是必要的,但对别的音乐风格即使不完全欣赏、也至少应该是包容的。否则,怎么好意思坐上那把椅子?而媒体对音乐评价的取舍标准多样化是很正常的。也许哈林老师在摇滚音乐方面是不能跟汪峰老师您比,但哈林在音乐的选取改变方面也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媒体有这方面的偏好也是未尝不可。又何必如此失态呢?
导师、战绩、半壁江山、上不上头条等等都是身外之物?当您老人家坐在导师的椅子上一本正经的问学员“你的梦想是什么?”完事还用手摸摸眼镜、我们都以为您真的是超然脱俗。后来您如此失态?原来看似愤世嫉俗,其实更俗。再仔细听听的您的歌曲,其中“孤独、眼泪、梦想、爱、你”等字眼反复的跳来跳去。在中国,理想主义已死,您还装什么呢?放过涉世未深的女歌迷吧!好在,您不是官员,就甭写日记了。不妨学学那英,快五十了还卖萌,其实是可爱的。否则,您其实真的也很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