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诗华评球 |
[鲁能征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姜诗华
当前,在中国足球发展环境并不被人看好,但是以”文化足球,百年鲁能”为俱乐部发展理念的泰山则始终挺立潮头,博击风浪.展望2006,做为一名热爱泰山队的球迷,仅就俱乐部经营、球队定位、弘扬足球文化及球队技战术风格等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认识,虽无甚高论,但求愚者千虑,尚有一得.
1从俱乐部经营的角度看:必须通过球员的输入或输出实现俱乐部的创收或赢利.
首先,谈一谈通过球员引进或输出实现俱乐部赢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中国足球发展的大环境看上去有些萧条,但从整体上讲,今天,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大环境下,中国足球的这种地位与水平是成正比的,在市场经济时代,足球运动也是一种商品,而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其自身的价值来决定的,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足球的职业化道路最终是让市场来决定球队的生存状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衡量的话,我们所谓的职业化联赛基本是不成功的.当然,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足球职业化的环境中,俱乐部逐步走向市场是不可避免的.从发展的眼光看,国有资本的投入是输血但俱乐部必须具有自身的造血功能. .就泰山队来讲,其俱乐部的运转体制有着明显的国有企业的烙印(有的媒体把泰山俱乐部称为公款足球),这种国有资本的投入在职业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市场化体系尚未完全培育成熟的情况下还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在职业化程度很高的意大利联赛,AC米兰的老板不也还是意大利总理吗.所以,对于国有资本的投入,不能一棍子打死,关键是看俱乐部本身在国有资本的扶持下能否尽快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使国有资本的投入逐渐减少,俱乐部最终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当然,这些基本的理论包括泰山在内的许多俱乐部的管理经营者肯定都明白,关键是如何创收的问题?一般说来,一支球队的收入也就包括门票,电视转播,场地及球衣胸前背后广告,企业赞助等等.当然,无法预测的还有取得优异成绩时政府给予的奖励等.但就目前中国足球的环境来看:门票,电视转播,场地及球衣胸前背后广告,企业赞助等方面对俱乐部创收的影响不大,一方面,俱乐部的经营权很大一部分被足协垄断,俱乐部自主权有限,另一方面,在中国足球水平不高丑闻不断的前提下,足球市场的蛋糕有多大也还是一个疑问.其根源在于我们的联赛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具体实施者之间尚未形成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科学管理制度.所以,对包括泰山在内的俱乐部来讲,在现阶段,球员的引进和输出会成为俱乐部的创收或赢利的重要途径.
其次,谈谈具体操作的想法:泰山连续几年引援不利几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引援不利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功利性太强.一是表现在引进的球员必须要与国字号沾边,这样自然价格不菲.二是由于缺乏长远的引援计划和没有成熟的引援机制.往往是赛季结束考虑才考虑引援,而下个赛季开始前必须引援到位,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加之我们平时对引援工作的相关资料收集不够,使得我们在人员上和时限上伸缩的余地很小.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要站在赢利和比赛相统一的双重目的下进行球员的引进.鲁能俱乐部必须成立专门的机构,甚至可否成立自己的球员引进经纪公司?就人力和财力而言,鲁能是有条件的.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外援?从比赛的角度看:南美强于欧洲的外援.回顾泰山这几年的引援历史,既有2005彼得与丹丘这样的败笔,也有巴力斯塔,兰普提等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泰山的风格看:在中国足坛还很难称的上是技术流派,也许用”身体优势强于技术优势”这句话更能反映泰山的现状.不过,从另外的角度讲,泰山队要想真正成为王者之师,在保持身体优胜的前提下必须增强全队的技战术含量,而在国内球员短期内无法做到的情况下,引进外援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欧美球员的区别看,欧州的外援一般都表现的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的失误也很少能出彩.而美州尤其是南美球员的表现要么很好要么很差,但从整体而言,南美球员对中国联赛的适应能力要强于欧洲球员,尤其是对于目前泰山整体技术风格不太突出的情况下,更需要南美球员出色的个人能力来丰富全队的打法.毕竟,如果风格过于单一的话,对方的防守也会更具有针对性. 从俱乐部长远发展及赢利的角度看:把引进外籍的球员重点放20岁以下的年轻球员身上,通过世青赛,洲际青年比赛和有重点选择的各国联赛(尤其是巴西,阿根廷,荷兰等国联赛)等渠道,由专人负责收集年轻球员的资料,发现好的苗子立即买进,确保在每个位置上都引入3-4名比较有潜力的球员.这时引入的价格自然不会太高,引入的球员中在不同的比赛中都给予一定的机会,如果我们有机会参加洲际比赛的话,必然会给这些引进的球员以广阔的施展空间.如果有上佳的表现引起欧洲俱乐部的注意是非常可能的,这样,创收或者是赢利也许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当然,现在的当务之急上如何设立这样的机构,由什么样的人员组成比较合适,这必须是我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从追求长远成绩的角度看:2006赛季泰山当”广积粮,缓称王.”
许多球迷以及专家在评论泰山队得失的时候,都认为制约泰山队取得更好成绩的瓶颈不是技术实力,而是心态,对此,我也有同感.当然,做为一支以”文化足球,百年鲁能”为发展理念的俱乐部,有称霸中国走出亚洲的雄心壮志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基本规律的,都必须经历一个由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就泰山队而言,在国内是强队,但其实力还远未强大到”见谁灭谁的地步,泰山队的正确定位也许是准强队更为合适.强队与准强队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发挥的稳定性..比如:强队训练水平有10成的话到比赛时往往就能能发挥10成,而准强队能发挥8成就不错了.所以,衡量一支球队的标准不仅仅看球星的实力,还要看该队的精神风貌以及意志品质等.可以说,泰山与大连的最大差距就是是否有强队的精神底蕴和从容不迫的气质.这种气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甚至比技术风格的形成过程还要漫长.对此.,我们必须给泰山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当然,做为一支心态成熟的球队,既要经得起球迷和媒体的热捧,更要经得起批评,也就是说,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当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国皇马的称谓都是百害而无益的.因此,我们要有清醒而客观的认识.泰山本赛季对成绩不宜要求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阵容年龄偏大,尤其是核心主力阵容年龄偏大,尽管从比赛经验上看无可厚非,但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个问题也最好尽早加以解决.总之,泰山队在本年度采取”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把重点放在新老阵容的衔接和球队精神面貌与比赛作风的培养上.也许,会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3.从球队技战术风格的角度看:防守要”稳”字当头,进攻应”快”字当先.
泰山自参加联赛以来,起初是以防守反击做为自己的技战术风格的,即使在桑特拉奇率领泰山勇夺双冠的时候,其实靠的还是防守反击,只不过是由于巴力斯塔的加盟和李小鹏的日益成熟,为老桑的防守反击注如入了更多的技术含量.其实,泰山由防守到侧重于进攻的转变是鲍里斯入主泰山后,从此,无论是涅波还是图拔, 都信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都崇尚以进攻为主的技战术风格.于是,球进的多了,场面也比以往好看了,但失球也比以往多了,成绩却始终没有达到99赛季的高度. 当然,笔者并不是赞同一味的防守反击,其实,泰山这几年在进攻方面进行的许多探索也是值得肯定的.况且,我们的队员在防守方面并不具有任何优势,殷铁生时代所谓的防守的优势是建立在整体上的,是防守区域内人数的优势,而不是个体.所以,一味的防守肯定是没有出路的, 2005以来,图拔一直坚持”以我为主”的比赛理念,坚持”进攻为主”的技战术风格.这种打法遇到弱队还能奏效,依靠自己强大的进攻将对手打垮.但泰山队的实力即使在中超也没有强大到见谁灭谁的地步,而我们一旦遇到比自己强大或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呢?所以,我们在比赛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一是泰山进攻屡屡受挫,反而被对方偷袭得手.二是好不容易刚刚进球,但由于自己的失误、防守时注意力的不够集中很快就被对手追平甚至是反超.泰山之所以在上赛季的成绩不够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陷入了”攻不进球、守不住门”的尴尬境地,走入了技战术风格的迷失的误区.因此,泰山必须要解决好进攻与防守的关系了.毕竟,进攻为主并不是不需要防守,攻守平衡更是要重视防守.
那么,泰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技战术风格呢?在笔者看来,泰山队员的身体优势要大于其技术优势,所以,泰山应该走依靠整体,追求攻守平衡的路子.
从防守的角度要求就是要要”稳”字当头.首先,我们的防守要全员参与,每名队员都应有良好的位置感和积极参与防守的意识..既要履行好本人区域内防守,当队友出现漏人时要及时补防和协防.其次,要重点对方的灵魂球员进行帖身防守,每名球队都会有几名核心球员,尤其是中场的组织者更是我们要防守的重点对象.再次,要不断总结我们在防守中的经验教训,以便在平时侧重防守的训练中做到有的放矢.从2005比赛看: 对方突然打身后、对方45度角的传球与肋部突破、我们进攻失误时回防速度的过慢、暴露给对方的禁区弧顶一带的开阔地域都是导致泰山经常失球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新赛季,希望泰山在这方面有好的改观.
从进攻的角度要求就是进攻应”快”字当先:就目前中超各队的情况看,泰山队的进攻还是比较有观赏性的,但不足也是显而意见的;破密集防守的办法不多,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进攻没有打出速度,不够犀利.至于如何打出速度,并不是要求我们队员的绝对速度有多么的快.关键要把握好以下要点:一是我们传接球的动作速率要快.二是要有提前判断场上队友跑位的意识.在触球之前就应该对队友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不要等拿到球之后再寻找队友的影子,那样的话只能会贻误战机.三是要求队员要勤跑动,场上的接应点要多.
4.从弘杨足球文化的角度看:必须开拓创新.
足球运动集观赏性、艺术性、对抗性、悬念性与一体.既是一种竞技体育运动,又蕴含了许多人生的哲理:足球场上不管哪一方,比赛不结束,激烈的对抗就不会停止.它体现出了一种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足球已超越了纯粹的竞技运动的概念.正因为如此,它才越来越被人们所喜欢.
以”文化足球,百年鲁能”为己任的泰山队,在发扬足球文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05年召开了以”文化足球,百年鲁能”为主题的研讨会,而且泰山在山东也确实拥有广泛的球迷基础.这些是我们进一步发扬足球文化的有利条件.如果说球队取得好成绩是足球文化结出的累累硕果的话,那么,球迷就是培育足球文化的广袤土壤.也就是说,对于俱乐部来讲,足球文化的工作的重点是球迷,在这方面,俱乐部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每周三下午的球迷开放日.济南几个球迷协会的成立等等.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在球迷耿家平去世后,我们看到了在比赛中泰山队员臂上的黑纱.从这个细节上,我们看到了球迷与球队同呼吸、共命运的感人力量.这是足球文化的最好的体现.同时,足球文化的发扬也可以渗透在俱乐部的日常管理中.比如,在比赛结束后,我们不妨让队员写点感受什么的,重点谈一下比赛的得失,从全局和自己所处位置的角度进行总结分析.然后由教练与队员进行交流,看大家的观点是否一致.这样,既加强了交流沟通,也能更容易找出不足,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和比赛明确方向.
从94年开始,看泰山踢球已经10多年了.其间有过99年的辉煌,也有过茂臻和小鹏相继退役时心头的那份失落.只是,沧海多么辽阔,再也不能回首!当2006赛季的大幕即将拉开之际,寄语泰山: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的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u/1043981084
文/姜诗华
当前,在中国足球发展环境并不被人看好,但是以”文化足球,百年鲁能”为俱乐部发展理念的泰山则始终挺立潮头,博击风浪.展望2006,做为一名热爱泰山队的球迷,仅就俱乐部经营、球队定位、弘扬足球文化及球队技战术风格等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认识,虽无甚高论,但求愚者千虑,尚有一得.
1从俱乐部经营的角度看:必须通过球员的输入或输出实现俱乐部的创收或赢利.
首先,谈一谈通过球员引进或输出实现俱乐部赢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当前,中国足球发展的大环境看上去有些萧条,但从整体上讲,今天,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大环境下,中国足球的这种地位与水平是成正比的,在市场经济时代,足球运动也是一种商品,而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其自身的价值来决定的,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足球的职业化道路最终是让市场来决定球队的生存状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衡量的话,我们所谓的职业化联赛基本是不成功的.当然,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足球职业化的环境中,俱乐部逐步走向市场是不可避免的.从发展的眼光看,国有资本的投入是输血但俱乐部必须具有自身的造血功能. .就泰山队来讲,其俱乐部的运转体制有着明显的国有企业的烙印(有的媒体把泰山俱乐部称为公款足球),这种国有资本的投入在职业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市场化体系尚未完全培育成熟的情况下还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在职业化程度很高的意大利联赛,AC米兰的老板不也还是意大利总理吗.所以,对于国有资本的投入,不能一棍子打死,关键是看俱乐部本身在国有资本的扶持下能否尽快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使国有资本的投入逐渐减少,俱乐部最终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当然,这些基本的理论包括泰山在内的许多俱乐部的管理经营者肯定都明白,关键是如何创收的问题?一般说来,一支球队的收入也就包括门票,电视转播,场地及球衣胸前背后广告,企业赞助等等.当然,无法预测的还有取得优异成绩时政府给予的奖励等.但就目前中国足球的环境来看:门票,电视转播,场地及球衣胸前背后广告,企业赞助等方面对俱乐部创收的影响不大,一方面,俱乐部的经营权很大一部分被足协垄断,俱乐部自主权有限,另一方面,在中国足球水平不高丑闻不断的前提下,足球市场的蛋糕有多大也还是一个疑问.其根源在于我们的联赛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具体实施者之间尚未形成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科学管理制度.所以,对包括泰山在内的俱乐部来讲,在现阶段,球员的引进和输出会成为俱乐部的创收或赢利的重要途径.
其次,谈谈具体操作的想法:泰山连续几年引援不利几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引援不利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功利性太强.一是表现在引进的球员必须要与国字号沾边,这样自然价格不菲.二是由于缺乏长远的引援计划和没有成熟的引援机制.往往是赛季结束考虑才考虑引援,而下个赛季开始前必须引援到位,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加之我们平时对引援工作的相关资料收集不够,使得我们在人员上和时限上伸缩的余地很小.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要站在赢利和比赛相统一的双重目的下进行球员的引进.鲁能俱乐部必须成立专门的机构,甚至可否成立自己的球员引进经纪公司?就人力和财力而言,鲁能是有条件的.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外援?从比赛的角度看:南美强于欧洲的外援.回顾泰山这几年的引援历史,既有2005彼得与丹丘这样的败笔,也有巴力斯塔,兰普提等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泰山的风格看:在中国足坛还很难称的上是技术流派,也许用”身体优势强于技术优势”这句话更能反映泰山的现状.不过,从另外的角度讲,泰山队要想真正成为王者之师,在保持身体优胜的前提下必须增强全队的技战术含量,而在国内球员短期内无法做到的情况下,引进外援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欧美球员的区别看,欧州的外援一般都表现的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的失误也很少能出彩.而美州尤其是南美球员的表现要么很好要么很差,但从整体而言,南美球员对中国联赛的适应能力要强于欧洲球员,尤其是对于目前泰山整体技术风格不太突出的情况下,更需要南美球员出色的个人能力来丰富全队的打法.毕竟,如果风格过于单一的话,对方的防守也会更具有针对性. 从俱乐部长远发展及赢利的角度看:把引进外籍的球员重点放20岁以下的年轻球员身上,通过世青赛,洲际青年比赛和有重点选择的各国联赛(尤其是巴西,阿根廷,荷兰等国联赛)等渠道,由专人负责收集年轻球员的资料,发现好的苗子立即买进,确保在每个位置上都引入3-4名比较有潜力的球员.这时引入的价格自然不会太高,引入的球员中在不同的比赛中都给予一定的机会,如果我们有机会参加洲际比赛的话,必然会给这些引进的球员以广阔的施展空间.如果有上佳的表现引起欧洲俱乐部的注意是非常可能的,这样,创收或者是赢利也许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当然,现在的当务之急上如何设立这样的机构,由什么样的人员组成比较合适,这必须是我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从追求长远成绩的角度看:2006赛季泰山当”广积粮,缓称王.”
许多球迷以及专家在评论泰山队得失的时候,都认为制约泰山队取得更好成绩的瓶颈不是技术实力,而是心态,对此,我也有同感.当然,做为一支以”文化足球,百年鲁能”为发展理念的俱乐部,有称霸中国走出亚洲的雄心壮志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基本规律的,都必须经历一个由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就泰山队而言,在国内是强队,但其实力还远未强大到”见谁灭谁的地步,泰山队的正确定位也许是准强队更为合适.强队与准强队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发挥的稳定性..比如:强队训练水平有10成的话到比赛时往往就能能发挥10成,而准强队能发挥8成就不错了.所以,衡量一支球队的标准不仅仅看球星的实力,还要看该队的精神风貌以及意志品质等.可以说,泰山与大连的最大差距就是是否有强队的精神底蕴和从容不迫的气质.这种气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甚至比技术风格的形成过程还要漫长.对此.,我们必须给泰山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当然,做为一支心态成熟的球队,既要经得起球迷和媒体的热捧,更要经得起批评,也就是说,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当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国皇马的称谓都是百害而无益的.因此,我们要有清醒而客观的认识.泰山本赛季对成绩不宜要求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阵容年龄偏大,尤其是核心主力阵容年龄偏大,尽管从比赛经验上看无可厚非,但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个问题也最好尽早加以解决.总之,泰山队在本年度采取”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把重点放在新老阵容的衔接和球队精神面貌与比赛作风的培养上.也许,会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3.从球队技战术风格的角度看:防守要”稳”字当头,进攻应”快”字当先.
泰山自参加联赛以来,起初是以防守反击做为自己的技战术风格的,即使在桑特拉奇率领泰山勇夺双冠的时候,其实靠的还是防守反击,只不过是由于巴力斯塔的加盟和李小鹏的日益成熟,为老桑的防守反击注如入了更多的技术含量.其实,泰山由防守到侧重于进攻的转变是鲍里斯入主泰山后,从此,无论是涅波还是图拔, 都信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都崇尚以进攻为主的技战术风格.于是,球进的多了,场面也比以往好看了,但失球也比以往多了,成绩却始终没有达到99赛季的高度. 当然,笔者并不是赞同一味的防守反击,其实,泰山这几年在进攻方面进行的许多探索也是值得肯定的.况且,我们的队员在防守方面并不具有任何优势,殷铁生时代所谓的防守的优势是建立在整体上的,是防守区域内人数的优势,而不是个体.所以,一味的防守肯定是没有出路的, 2005以来,图拔一直坚持”以我为主”的比赛理念,坚持”进攻为主”的技战术风格.这种打法遇到弱队还能奏效,依靠自己强大的进攻将对手打垮.但泰山队的实力即使在中超也没有强大到见谁灭谁的地步,而我们一旦遇到比自己强大或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呢?所以,我们在比赛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一是泰山进攻屡屡受挫,反而被对方偷袭得手.二是好不容易刚刚进球,但由于自己的失误、防守时注意力的不够集中很快就被对手追平甚至是反超.泰山之所以在上赛季的成绩不够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陷入了”攻不进球、守不住门”的尴尬境地,走入了技战术风格的迷失的误区.因此,泰山必须要解决好进攻与防守的关系了.毕竟,进攻为主并不是不需要防守,攻守平衡更是要重视防守.
那么,泰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技战术风格呢?在笔者看来,泰山队员的身体优势要大于其技术优势,所以,泰山应该走依靠整体,追求攻守平衡的路子.
从防守的角度要求就是要要”稳”字当头.首先,我们的防守要全员参与,每名队员都应有良好的位置感和积极参与防守的意识..既要履行好本人区域内防守,当队友出现漏人时要及时补防和协防.其次,要重点对方的灵魂球员进行帖身防守,每名球队都会有几名核心球员,尤其是中场的组织者更是我们要防守的重点对象.再次,要不断总结我们在防守中的经验教训,以便在平时侧重防守的训练中做到有的放矢.从2005比赛看: 对方突然打身后、对方45度角的传球与肋部突破、我们进攻失误时回防速度的过慢、暴露给对方的禁区弧顶一带的开阔地域都是导致泰山经常失球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新赛季,希望泰山在这方面有好的改观.
从进攻的角度要求就是进攻应”快”字当先:就目前中超各队的情况看,泰山队的进攻还是比较有观赏性的,但不足也是显而意见的;破密集防守的办法不多,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进攻没有打出速度,不够犀利.至于如何打出速度,并不是要求我们队员的绝对速度有多么的快.关键要把握好以下要点:一是我们传接球的动作速率要快.二是要有提前判断场上队友跑位的意识.在触球之前就应该对队友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不要等拿到球之后再寻找队友的影子,那样的话只能会贻误战机.三是要求队员要勤跑动,场上的接应点要多.
4.从弘杨足球文化的角度看:必须开拓创新.
足球运动集观赏性、艺术性、对抗性、悬念性与一体.既是一种竞技体育运动,又蕴含了许多人生的哲理:足球场上不管哪一方,比赛不结束,激烈的对抗就不会停止.它体现出了一种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足球已超越了纯粹的竞技运动的概念.正因为如此,它才越来越被人们所喜欢.
以”文化足球,百年鲁能”为己任的泰山队,在发扬足球文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05年召开了以”文化足球,百年鲁能”为主题的研讨会,而且泰山在山东也确实拥有广泛的球迷基础.这些是我们进一步发扬足球文化的有利条件.如果说球队取得好成绩是足球文化结出的累累硕果的话,那么,球迷就是培育足球文化的广袤土壤.也就是说,对于俱乐部来讲,足球文化的工作的重点是球迷,在这方面,俱乐部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每周三下午的球迷开放日.济南几个球迷协会的成立等等.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在球迷耿家平去世后,我们看到了在比赛中泰山队员臂上的黑纱.从这个细节上,我们看到了球迷与球队同呼吸、共命运的感人力量.这是足球文化的最好的体现.同时,足球文化的发扬也可以渗透在俱乐部的日常管理中.比如,在比赛结束后,我们不妨让队员写点感受什么的,重点谈一下比赛的得失,从全局和自己所处位置的角度进行总结分析.然后由教练与队员进行交流,看大家的观点是否一致.这样,既加强了交流沟通,也能更容易找出不足,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和比赛明确方向.
从94年开始,看泰山踢球已经10多年了.其间有过99年的辉煌,也有过茂臻和小鹏相继退役时心头的那份失落.只是,沧海多么辽阔,再也不能回首!当2006赛季的大幕即将拉开之际,寄语泰山: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的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u/1043981084
前一篇:寒冷还将继续
后一篇:英格兰的天是明朗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