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科书法习作集后记1

(2025-01-19 16:55:43)

幼儿潜能到底有多大?

——《郭科书法习作集》后记

郭 辉 东

2011428

 

一、郭科学习书法简记

我儿郭科,1978517日生于长沙,20061月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现居洛杉矶。科子5岁时自已拿笔墨写了跳棋盒子上的52个字,显露出写字的天份,6岁差三个月到长沙笔悟书法学园彭飞老师门下学习书法,后参师刘英琪、王超尘等。先学欧阳询楷书,从笔划与部首练起,28个笔划坚持5年每天摹写一张,后临写隶书、行书、篆书和怀素自叙帖与毛体,毛笔与硬笔书法多次获奖。我将其书画习作100多幅进行装裱,另装订了硬笔书法一大本,请湖南省老年摄影艺术家协会秘书长周成生拍成影集,其中大唐三藏圣教序2000多字9米多长,现编纂成集以便留存。除毛体《沁园春·长沙》和几幅行书外,其余都是13岁以前的习作。

二、从手术台死亡边缘捡来的“神童”。

我妻曹志丹,快30岁时生子,产前妇产科医师诊断为“婴儿头大,只能剖腹产”。197913日,科子不舒服,头围51厘米,前囱5×5厘米,颅缝分离,湖南医学院附属一医院神经科诊断为脑积水。当时国内还没有CT,只能凭权威经验判断。一些好心人主张最好的办法是让其死在手术台。手术前的午夜,湖南省肿瘤医院在附一进修的彭医师突然问我:“你老家是农村的吗?”我答:“是的”。他说:“如果是脑积水,开刀也治不好,不如把他送到农村,让他去吧。如果不是脑积水,脑子里动刀,后患无穷。一块水豆腐用筷子捅几下也会留几个洞,更何况大脑里动刀。你们出院算了,何必做这个试验。”在医院住了3天,只花二块伍角七分钱。科子七岁时,我们设法找到这位救命恩人彭大文,他是湖南省肿瘤医院脑外科主任,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参加过援助非洲的医疗队。他说“我当时怀疑有可能不是脑积水”。科子用隶书写了“医德无量”四个大字相赠。科子成名以后,很多人称他为“大脑壳神童”,有些人说他是从手术台死亡边缘捡来的“神童”。

三、外国专家发现的智力超常儿童

1985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人到各国考察儿童早期教育情况,法国、意大利、摩洛哥等5国专家来到中国的广州、沈阳、北京、长沙考察。科子所在的湖南省第三幼儿园是对外开放的幼儿园,老外对这个“方块字”写得好的孩子很感兴趣,而且发现他在其他方面也有超常的能力,比如:没有上学已能阅读书报,能很快心算出五位数以内的加减法,音乐节奏感强能打大鼓指挥中班与大班的文艺节目,日常生活中遇事具有快速反应的应变能力,从小坚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活泼好动而沉着冷静。经北京、上海等地教育学、心理学专家们测定其智力已超出同龄儿童的水平。法国巴黎电视制作中心拍摄成电视参加31国幼儿教育比赛,并告知此节目将在印度洋上空的15个国家共用卫星播放,当时中国卫星还不能播放电视节目。

四、《郭科与他的爸爸》发表后父母也沾了一些光。

湖南广播电视报记者到幼儿园采访后写了《郭科与他的爸爸》一文,介绍了郭科早期智力开发的情况。长沙晚报以《小小书法家》为题多次报道过郭科学习书法的情况,19855月湖南电视台到我们家摄制了《欢欢笑笑》专题节目在湖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放,是现在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媛媛和她的老师编导的。1985年湖南省妇联编发的庆祝六一儿童节图片有郭科写字照片。本人被全国妇联评选为全国100名优秀家长之一,还以《独生子女早期家庭教育的尝试》、《儿童生理心理发展与早期家庭教育》为题,在湖南省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和湖南省妇女干部学校等单位介绍家庭早期智力开发的经验,思路和方法与当今盛行的冯爷爷早期教育革命大多相似。

五、幼儿的潜能到底有多大?

幼儿在大脑发育期的潜能有多大?我认为是无限大。儿时一刻值千金,三至五岁是关键时期。由于家长和社会教育不能科学地发现和开发,往往使这种潜能不能发挥,甚至被埋没。科子在幼儿园有幸遇到优秀的好幼师楚穗兰等,在长沙市实验小学遇到校长林路和彭爱华、肖增媛、陈慕媛、周明和等良师,在第二课堂又遇到李奇、唐实、阳小晓等一批不相上下的竞争伙伴,这样就使得部分潜能持续迸发。在小学五年,成绩始终保持第一名,担任过中队长和大队长,快速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三年二期与四年一期的课堂作文《猫鼠之战》、《水的自述》在《第二课堂》发表成为全国少儿作文读物。小学五年在全国、省、市、区的书法、绘画、作文、数学、编报、科技小制作等竞赛中共获奖28次,还获得中美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二等奖。但是,发散性与收敛性思维与表述、遇事上中下三策的多向选择、瞬间突发事件观察和复述、快速心算累积计算、音乐技艺、围棋象棋等方面的潜能,只是灵光一现而没有得到深度开发。聂卫平和孔祥明指导过郭科下围棋,长沙晚报在《孔祥明为什么笑》的文章中说“那个穿红衣服的孩子,好像我的儿子骢骢。”

人的一生,有很多选择,有很多假如,也有很多梦想。但愿科子在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浪潮中一帆风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