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与他的两位恩师
(2023-02-28 11:20:18)徐泓:厉以宁与他的两位恩师
2023年02月27日
厉以宁曾谈到赵廼抟先生给他的最大影响,是在经济学领域内了解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使他懂得了制度经济学的意义。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说史上是以异端的面貌出现的,但制度经济学的传播无法限制,它独树一帜,形成对正统经济理论的挑战。“这也使我以后一生对制度经济学感兴趣。”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徐泓在《北大金融评论》上撰文回顾了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与赵廼抟、周炳琳两位恩师之间的师生情谊。三位学界泰斗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均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
1949年初北平解放以后,赵廼抟先生努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在北大停开了“经济学概论”,新开了“政治经济学”和“价格概论”。他还接受同学们的建议,积极延聘王学文、薛暮桥、郭大力、狄超白、千家驹等经济学家来校讲授新中国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各门课程。1949年夏天他主动请辞了系主任一职,专任教授。1952年,他开始了学术转型,从研究欧美经济学史转向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着手编辑一部中国经济史文献方面的学术专著。
这是一个浩大的研究计划。赵廼抟先生所要辑集整理的史料包括历代经济和经世思想两大类,仅经世思想这部分,他打算将分散在经史子集中的大量资料统统整理出来。
进行这项工作的第一步,必须博览古籍,最广泛地搜集史料。在浩瀚的文献海洋中,他发掘湮没、钩沉抉奇。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他就读过好几遍。为寻找一本书或查阅史料,他经常到北京图书馆借书,国子监、隆福寺旧书摊的摊主们都和他成了老熟人。有一个关于他寻书10年的故事:赵廼抟先生原只知道《大学衍义》,后来,他从《明史》上看到明代邱浚著有《大学衍义补》一书,为原书补充了财政、经济方面的内容,这正是他辑集整理中国经济思想史料所需要的。为了找到这本书,他跑遍了旧书店,整整留心了10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在新出版的《明经世文编》中找到这本书。
正是在赵廼抟先生学术转向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时,厉以宁成为他的“关门弟子”,他目睹了恩师如何以惊人的毅力查阅古籍,往往一部书就是几十卷到百余卷。
1919年1月,他与邓中夏、许德珩等进步学生创办了《国民》杂志,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为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先声。他是那场著名学生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并带头冲进赵家楼,周炳琳被视为五四运动的“健将”。他曾参与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和成立,协助李大钊编辑会刊《少年中国》,少年中国协会英才辈出,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他还是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积极分子。
1920年7月,李大钊、邓中夏等参加少年中国学会第一次年会,主要内容是欢送周炳琳等会员出国留学。经蔡元培校长选拔,周炳琳得到穆藕初奖学金的资助,他将与段锡朋、罗家伦、康白情、王敬熙等五人赴美留学。当时有人把这五人出国深造,与清末考察宪政的“五大臣”相比拟,称为学界的“五大臣出洋”。1949年3月,毛泽东在北京饭店宴请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要贡献的民主人士。站在门厅与周炳琳握手时,风趣地说:你就是当年的五大臣呀。从1932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其间历经西南联大迁回北平,一直主持北大法学院的院务,直至1949年秋他主动请辞。此后,周炳琳与许多学者一样,历经政治风雨,但一直没有离开北大,没有离开课堂。
1977年,厉以宁结束了22年资料室青灯黄卷式的生活,正式登上北大讲台,很快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从资本论、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讲到统计学、会计学,前后讲过的课多达20余门。他的课经济学系学生要听,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常常来“蹭”,500人的大教室,连过道、走廊上也挤满了人,以至旁听的学生需提前领号,凭号入场。厉以宁的讲课生涯一直持续到2016年,他86岁。
厉以宁多次谈到恩师赵廼抟与周炳琳:“两老对我的培养扶植,使我一生受益,终身难忘。”
1981年5月27日,北京大学经济系举办了“赵廼抟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六周年(在北大任教五十周年)”庆祝会。厉以宁是这次活动的倡议、发起、组织者之一。赵廼抟先生桃李满天下。这一天他们纷纷赶来赴会,成就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学界的一大盛事。
1986年、1987年赵廼抟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巨著《披沙录(一)》《披沙录(二)》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光明日报发出评论: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科学著作很少,要在这方面有所成就,只能从系统地收集有关的资料开始;否则,研究工作只能建立在沙滩上。作为这一项事业的拓荒者赵廼抟教授,用他的心血铸造了一块基石。
1963年周炳琳病逝。厉以宁在追悼会上痛哭失声。师母魏璧握住他的手,一边流泪一边叮嘱:“周先生把研究工作的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你要多多努力啊!”
写作《回忆周炳琳老师》时,厉以宁已经80高龄,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他连续担任过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他提出的股份制改革理论、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以及对“双重转型”进行的理论探讨,都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
1可以告慰周老师的是,我们的外国经济史专著《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已经出版;《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即将出版;《希腊古代经济史》上下两卷正在整理过程中。此外,我的外国经济史论文集《西方经济史的探讨》也出版在即。尊敬的周老师,弟子从未忘记过您的嘱咐,尽我所能,在外国经济史研究中作出成绩。(厉先生昨日逝世,享年92岁。万化境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