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西方治国理政思路历程探析

(2022-11-12 18:29:51)

东西方治国理政思路历程探析

——兼论中国特色依法治国路径选择

  

本文以治国理政和法治现代化为主线,梗要梳理了东西方哲人治国理政路历程,从纵横两个方向对东西方法治思想文化传进行比较研究,目的是探寻中国特色依法治国法治道路的可行路径。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基本囯情决定的,在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实现法治现代化,只能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中国特色法治道路。

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基本囯情决定的,在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实现法治现代化,只能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中国特色法治道路。中华加油!共和国,前进进!向着光明的未来,奋勇前进!不当之处,盼方家教正。

    一、中国古代礼仪源于尧舜禹时代,舜文化是中国德治文化之源 

    当今的中国,弘扬虞舜德治文化,更好地使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主要依据是:

   (一)虞舜所做的一些大亊给后世垂拱而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尧典》、《舜典》、《大禹谟》中涉及对舜的评价有:孝感天地,舍己从人;大公至德,允执其中;德为善政,政在善民;临下以简,御众以宽;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任贤勿二,野无遗贤;柔远能迩,蛮夷率服;天成地平,垂拱而治。

   (二)徳刑兼施,以德服人,处亊公平,蛮夷率服。

“中”字代表中国人为人之道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平衡居中,恰如其分,公平公正,不走极端,中道而治天下,极高明而道中庸  

   (三)立政修教,教人以伦,庶政惟和,万邦咸宁。

   (四)虞舜是中华民族历来向往的死而不朽的道德典范。

二、中国古代和人类治国理政与法治文明成果,对当今中国依法治国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一)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需要向轴心时代汲取智慧和力量。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预言:“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毎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熖。”

 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同时出现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的时代称为轴心时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多个灿烂的文明发祥地,古巴比伦、埃及、中国、印度等四大文明古国,还有爱琴文明和印第安文明,是当时最先进、最早的文明摇篮。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突出难题,包括治国理政和依法治国等的难题,需要运用中国古代和人类历史上积累储存的智慧与力量。

   (二)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时代显示思想文化的巨大力量。

    真正的辉煌是思想的辉煌,永远不可战胜的力量是文化的力量。 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变革、大发展,无不以思想启蒙、思想解放为先导。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思想解放,人类思想的每一次飞跃,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发展进步。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就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一次伟大的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启蒙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了民主和科学的洗礼,随后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改造国家拯救社会的利器。

    (三)全球化与太空时代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

    人是万物之灵,人类必须学会在多样化的国内外环境中生存,以平等的身份,宽容的态度,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的价值观念,去理解其他民族的信仰和文化,善于和各类学说、主义、理念进行对话与交流

    地球是宇宙的天堂,是人类美好而又可爱的家园,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人居住的星球。茫茫宇宙之中,地球与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相比,只是沧海一粟或沧海一沙,真的是“小小寰球”。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一端已伸向微观世界的深处,探索着物质结构的秘密;另一端已指向无穷的宇宙太空,研究无限遥远的天体。人类不仅可以登月球、访火星、下深海,而且可以分裂原子改变物种、克隆动物真的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随着卫星、空间站、洲际弹道导弹、超高速飞行器、激光武器、电子脉冲武器等新型武器的相继诞生,未来战场将成为陆、海、空、天、电(电磁战)五维空间战场,“用鼠标和键盘进行一场不流血的战争”有可能变成现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演进,不管会经历多少艰难曲折,终将走向更高级的文明和更全面的进步。

    (四)美国治国理政模式和法治思想与实践给人们哪些宝贵启示。

    三、东西方法治思想的探索走过了不同发展道路,不同思辩影响着不同的路径选择

   (一)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不同的治国理政路径选择。

 马克思说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之谜”。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以地中海为界划分为东方和西方,古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属于东方,西方古代以希腊、罗马为代表,近现代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东方一般以中国为代表。东方和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两大类型思维方式,致使治国理政和法治道路的路径选择各不相同。东方和西方思维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现代思维方式已趋向东西互补。

   (二)从神的世界到人的世界实现历史性大转换。

(三)中国天人合一观、古希腊自然哲学和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理论指导。

   然生态所能忍耐的极限,自然规律就必然向人类进行无情报复。马克思1818—1883)、恩格斯1820—1893)早已向人们发出过警告。马克思说:“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留给自己的则是荒漠。”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四)万花筒景象似的世界各国国情和法治制度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也,天下亊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这副对联说明,万亊万物没有固定的存在性,一切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固定的法则就是最好的法则,不去了却烦心亊就是最好的了却方法。

    四、辩证认识德治、礼治、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和作用,才能有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美好社会

   (一)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精髓。 

    中国这样一个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及300多万平方公里海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治国理政之道,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是唯一正确的路径选择。

   (三)人治的原意是贤人之治,对人治污名化应当正本清源。

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人们曾追求人治的完善,将治国理想寄托在明君贤臣身上。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期望明君贤臣按照人希贤、贤希圣的目标不断自我完善。

    (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法治社会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程序运行。治国理政模式蕴含着基于公认法理普遍性和基于各国不同国情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具体国情的复杂性决定治国理政模式的多样性。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基本囯情决定的,在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实现法治现代化,只能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中国特色法治道路。

    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国应当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的法治国家             

   (一)当今中国的特別发展阶段必须要有特別的治国理政模式。

    中国怎样才能走出几千年循环往复、兴衰更替的历史周期律?如何才能从制度体制上破解国家长治久安的千古难题?中国正处在新旧两种体制交叉、转型和过渡的关键阶段,也是积累的最复杂最棘手难题需要破解的关键阶段,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应当坚持采用中央集权模式统筹全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选择中道而行的路线。

    中成极反,否极泰来,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万事万物在运行中都是沿着一条中线上下摆动,以中为度方能持久,偏左偏右都会导致物极必反。“中”字代表中国人的为人处亊之道,内政外交都中道而行,既不会出轨,也不会翻船。实际运作要注意准确定向、张弛有度、刚柔相济、外圆内方,还要有权力制衡机制相配合,防止权力泛用和过度使用。

    上古帝王治国理政之道,大致分为王道、霸道和杂道。王者之政,以教化施民;霸者之政,以威权施民。王之道,万民敬而仰之;霸之道,众人畏而惧之。无论王道霸道和杂道,取得并固持其基业的多是王霸杂用或王霸兼用。治国理政,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办法,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尹文子说:“道不足以治则用法,法不足以治则用术,术不足以治则用权,权不足以治则用势。势用则反权,权用则反术,术用则反法,法用则反道,道用则无为而治。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始终相袭,无穷极也”(《尹文子·上》)。

   (二)依法治国最首要的是依宪治国,依宪行政。

   (三)精通治国之道者的最高使命是从混沌中整理出秩序。

    秩序是人类文明的灵魂,世界因有秩序才成为世界。世界有自然秩序、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秩序、人的精神秩序,人类文明是五大秩序的总和。五大秩序编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每个人都挣脱不了这张大网。人类世界大舞台是由这五大秩序搭建的,人世间的大小故事都是在此演出的。日来月往,斗转星移,幕启幕落,有哭有笑。自然秩序是难以变动的,政治秩序是人与社会的一种关系系统,经济秩序是政治秩序的基础,社会秩序的建立在于为社会成员提供各得其所、各得其宜的准则和环境,人的精神秩序包括思维、欲望、心理状态等精神方面的内容。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政治家都是偏爱和追求秩序的人,精通治国之道者最高使命就是从混沌中整理出秩序。汉唐宋明清等朝代最高统治者中的精通治国大道者,从道家和儒家思想中寻求善政之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洪武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在于当政者能够使道家与儒家治国之道互共促。   

    当我写成这篇文章时,已在互联网把古今中外思想大家搜索了一遍又一遍,再环顾当今中国和世界缤纷万象,使我想到一个发入深醒的问题:当今中国和世界最缺少的是什么?最缺少杰出的伟大思想家!滄海桑田数千年,光照环宇有几人?思想家应当具有超越时空的大成思维和智慧,具有见微知著的远见卓识,见人之未见,想人之未想,言人之未言。看准了的真知灼见,就要义无反顾地言人之不敢言!一个民族要登上世界的高峰,不能离开理论思维,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前途的。新时代的人类需要伟大的精神领袖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呼唤有思想有魄力的政治家来实现。当代的大智大勇大能大德者应当把古今中外有用之学熔于一炉,用新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造福人类,让思想之光照耀未来人类的漫漫征程。

  (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国应当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的法治国家。

    

    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文明中心位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明中心。一些西方学者曾经预言:在全球形式的未来世界中,文明将从西方转向东方。著名英国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断言“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理论依据是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以及大一统的传统,能够发挥融合器的作用。

    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前列,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完整地延续下来的国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国虽旧邦,其命惟新,天人合一,允执其中,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传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所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万亊万物千变万化,不管发生什么变化,天不会蹋下来,地球照样转动。人类有朝一日总会进入大同之域,“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正是亿万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更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模式震动了西方,也意味着国际社会正迎来一个新的国际秩序。当今中国,唯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创新,坚持科学发展,以超迈前古的胸怀走向世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收多种文化精华,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丰收,向世界展现一种最优越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中国必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形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中华加油!共和国,前进进!向着光明的未来,奋勇前进!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参亊,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1987—1988年在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班结业论文题目是《东西方文化融合与湖南近现代人才群起》,1992年7月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取得过优秀成绩。本文是2015年9月23日在宁远召开的舜文化与依法治国专题研讨会交流论文。20221112删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