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还是大同为家还是为公
(2022-11-02 11:09:51)小康还是大同?为家还是为公?
郭辉东万化境博文
儒家大同思想和小康思想同时出现在《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儒家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某些人以天下为家,毛泽东提倡环球同此凉热。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奋斗目标的共产党人,目标是小康还是大同?天下为家还是天下为公?对此应当深刻反思!应该选择什么摈弃什么?(20221102)
前一篇:全球化时代呼唤新的湖湘人才群体
后一篇:中国古代五大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