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株潭能够建设成为美丽的山水城市群

(2022-10-22 12:22:26)

长株潭能够建设成为美丽的山水城市群

 

郭辉东  邓润平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也是长株潭的母亲河,三市犹如母亲怀抱中的三个孩子,座于湘江中游最大的河流弯曲处,长株潭有条件建设成为美丽的山水城市群。

 

湘江母亲河孕育了长株潭

 

河流孕育了城市,蕴藏着城市的灵气。中国自古以来城市选址的基本法则,首先要观察测量四方之山川水势,力求使小环境内部的山川、土壤、植被、空气、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相互协调,形成宜居的理想生态模式。春秋时期的管仲与齐桓公对话时就提出城市选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吸引更多的人口,内筑城,外立廓,廓外挖城壕,低地筑堤防,高地挖沟渠,这样的城命名它为金城。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山水而灵”,水环境在城市选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观认为,天、地、生(物)是统一的、平衡的,山水形势是一种生态环境。环境景观学认为,山随水行,水界山止,在依山傍水之地,山环水绕,屈曲生动,“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致使城市的选址大多数都以河流的弯曲之处为首选。

长株潭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的盆地,湘江由南向北从三市切过,把三市连成一个“品”字型,两两相距45公里左右,一江三市,山水相连,并有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联通,经济联系紧密,产业各具优势,是长江以南最具开发潜力的“金三角”宝地。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湘江是流经湖南省内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长株潭三市土地占全省的13.3%,2005年底户籍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9.2%,GDP占全省的37.2%,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省的47.9%,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46.3%,进出口占全省的76.2%。

长株潭境内,有渌水、涓水、涟水、靳江河、浏阳河、捞刀河、为水等七条支流与湘江相汇。较长的支流还有多条,长沙市有八曲河、沙河、潭水、楚水、乌江、圭塘河。株洲市有攸水、铁水、浊江、永乐江、茶水、洮水、马伏江,湘潭市有石狮江、岐潭河、菜石港、虞塘河、肖家河。

湘江流域的径流相当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789.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634亿立方米。湘潭水文站的径流量相当于黄河陕县站的1.5倍,淮河蚌埠站的2.4倍,历年最大流量是1968年6月27日的20,300立方米/秒,最大年径流量是1974年949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是1963年281亿立方米。长沙水文站最高水位是1998年6月27日的39.18米,最低水位是1999年1月3日的25.25米

长株潭三市的水资源,在一般情况下是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另一方面,湘桂运河有可能在未来得以整修、改进和利用,这条曾经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达2000多年之久的航运水道,对于调剂湘江流域的水资源是有益的,也将成为联通湘桂旅游景点的一条重要山水旅游热线。考虑湘江流域曾经出现过严重干旱缺水的情况,为了满足长株潭城市规模扩大以后的用水需要,并使长株潭人民能喝上优良的饮用水,近期可从浏阳株树桥水库引水供应长沙,远期可从东江水库引水直供长株潭。东江水库总库容91.48亿立方米,常年蓄水量80亿立方米左右,最大坝高157米,坝顶高294米,正常蓄水位285米,能够直流长株潭提供高品质的饮用水。

以上情况说明,长株潭三市得山水之地利,丰沛的水资源能够基本满足大都市建设的需要。有这么多河流相聚并形成良好的水环境,在国内外是少有的。

  

长株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长株潭河道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湘江干流和一级支流梯级开发规划,湘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程度将由目前的29%上升到50%以上。大源渡和株洲、长沙航电枢纽工程建成后,能够使湘江从衡阳至城陵矶439公里的千吨级航道全线贯通,使湘江河道成为一条与长江实行江海联运、通江达海的高级黄金水道。

2、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情况。长株潭市区人口预计经过10-20年的建设,逐步建成长沙市人口达300万,株洲和湘潭市人口各达100万的大城市,2050年长株潭城市圈城市人口将达800万。目前,长沙市城市日供水能力为154万立方米,人均供水量在全国排列第四位。株洲市日供水能力为125万立方米,市区公用自来水普及率在全国是最高的之一。湘潭市日供水能力为100万立方米,大型厂矿主要靠自备水厂供水。

3、长株潭面临的主要水问题。水环境恶化、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是长株潭面临的三大水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需尽力解决的水问题有:(1)生态环境恶化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违背自然规律的非理性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3)节水意识淡薄,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仍然浪费严重。

建设美丽山水城市群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19世纪末,出现了“城市美化运动”“田园城市的思潮”,这些都反映了人们要求与环境和谐的愿望。“田园城市”一度付诸实践,其思想启迪了不少规划学家,大多数新的城市设计方案就是从这里受益的。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传统的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城乡园林化、绿化”的对策,1993年2月钱学森在中国“山水城市讨论会”上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该是集城市森林为一体的“山水城市”的构想。著名建筑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吴良镛在研究了中国传统城市与山林水网密切结合的特点之后指出:“中国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说’等理论有关”。

“城有河犹如人身有血脉。”在国外,傍大江大河而建的有莫斯科、罗马、华盛顿、伦敦,位于大江大河入海口的有纽约、开罗、东京。中国的特大城市多位于大江大河边上或大江大河的入海口。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的有武汉、重庆、成都、西安,位于大河一岸或两岸的有南京、兰州;位于大江大河入海口的有上海、天津、广州。苏州、杭州、绍兴、桂林等城市,都以其独特的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而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城市。以小桥流水人家而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的苏州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杭州,被人并称为“人间天堂”。绍兴把山、水、路、桥、亭、园、塔巧妙而自然地融为一体,使之颇具水城的艺术风貌。北京自古有水乡之称,近几年已把市内河道、人工湖泊整修一新,出现了三环碧水绕京城的美景。在上海、昆明和成都,景观型河道已成为新的亮点。上海黄浦江畔,休闲廊道、花架、花坛、卵石小径点缀其间,加上灯光配置的夜色造型,创造了一个个充分享受自然的理想休闲空间。昆明市中心的盘龙江两岸已建成花园式景观,引来数万只西伯利亚的海鸥到此过冬,使春城的冬天增添了一个新的景点。武汉市引汉江水、南昌水引赣江水与城区的几个湖泊相通,使武汉和南昌出现了全新的水环境。广州市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整洁珠江河道和防治水域污染,目前该市珠江河段的江水已经能够供市民游泳。

在建设人水和谐水环境时,必须要有新的观念和新的举措。要学习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建设与美化水环境的经验,学习江苏、浙江疏浚和开发利用江河的经验,推广常德建设防洪墙与疏浚城内穿紫河以及凤凰、永兴建设山水城市的经验,同时探索洪水资源化和泥土资源化的新路子,在江河两侧的低洼地带,深挖一批大型人工湖泊,涨水时可以分蓄洪水,深水里可以发展淡水养殖,挖出的泥土能够转化为宝贵财富。

 

长株潭能够建设成为美丽的山水城市群

 

歌德有句名言:“巨匠在限制中创造”。如何把月亮岛至空洲的128公里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得富有活力?如何把长株潭水环境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是历史赋予长株潭人民的重要使命,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把长株潭建设成为美丽的山水城市群,应当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按照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高起点地搞好长株潭水环境建设规划。长株潭三市,山岳连绵,高低综错,江水流动,左环右抱。对于未来长株潭的城市环境建设,应突出山水特色,把山、水、洲、城融为一体,使之成为生态化的特大网络城市群。

对于长株潭的水环境建设,本文第一作者曾提出过多项建议,大多数已被采纳实施。如:1996年8月撰写《湖南治水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时,提出“在长沙(靖港)至湘潭、株洲湘江河岸100多公里的地带,可以建立高标准的风光带,把防洪大堤、公路、防护林带融为一体……使之成为连接长株潭三市经济文化发展的纽带”。1998年12月提出激活昭山“小金三角”的一系列建议,其中有“在昭山修建连接东西两岸的跨江大桥,修通、扩建株易路口至花明楼的公路,以形成湘中地区又一新的公路交通枢纽,” 跨江大桥修建以后,九华地区已成为一块高新技术开发的热土。2000年6月受聘为长沙市桔子洲地区规划建设顾问,提出在桔子洲不修筑防洪墙,但可根据地形、自然高程、等岸线的不同垫高沙洲,以便提高避洪能力,此方案已被采纳并实施。2001年3月受聘为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评标专家,提出长沙市中轴线、天门、地户的命题和在湘江、浏阳河构建文化产业带等设想。2001年10月在长株潭经济论坛提出扩建圭塘河、将谭阳垸改为人工湖泊,并开挖浏阳河仰天坪至湘江黑石铺的湘浏运河等建议。2006年4月在进行中国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方略对策研究时,进一步提出长株潭水环境建设的系列构想。

从长远看,长株潭城市圈水环境规划,应以800---1000万人口大都市为环境容量,综合考虑供水、防洪、排污、城市美化等因素,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在长株潭中心城区,要以湘江干流为主线,把浏阳河、捞刀河、圭塘河、水、靳江河、渌水、涓水、涟水等九条干支流编织成一个水网。

第二,切实搞好水域污染防治工作,力争2010年长株潭三市3/4以上的污水达标排放,湘江重点保护水域水质达到二级水平。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分段)负责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制度,确保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2)清水塘、岳塘区等重点工业区要狠抓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实现从根本上使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控制为主向全过程控制为主的转变。(3)大中型老企业的污水处理,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限期治理,达标排放;新建企业必须强调做到“三同时”,在投产的同时应当有合格的污水治理设施。(4)对污染严重的行业要拒绝引进,禁止新建无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十五小”企业,禁止向水体倾倒、排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禁止从事可能污染水体的水上餐饮和文化娱乐活动。(5)对有毒有害污染物必须在厂内处理,对于毒性小的污染物要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对化工、医药等较难处理的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要采用特殊技术措施予以处理。(6)继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河流两岸500--1,000米范围内建立茂密的多层植被,有效阻止水土流失。(7)长株潭有堤垸1,340,866亩,临洪堤防428,966米,要在加高加固堤防的同时,扩大流域水体环境容量。

第三,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搞好流域综合治理。要参照美国田纳西州治理河流的经验,走流域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大流域治理为骨干,小流域治理为单元,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理,并区别不同情况,首先解决当前急需解决而且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方针,把通航、电站建设和流域治理开发相结合,把修建道路与堤防建设相结合,城区的河道要尽量修建成景观型河道,使水中和岸上观赏景点错落有致,两岸水清岸绿。对江中洲滩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把空洲、古桑洲、杨梅洲、巴溪洲、桔子洲、月亮岛等洲滩建设成各具特色的江中景点,桔子洲作为世界城市最长的内河绿洲一定能够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新亮点。

(作者简介:郭辉东,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巡视员,经济学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邓润平,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此文系《中国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方略对策研究报告》的咨询研究报告之一,并于2006年9月8日在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对策研究报告总第25号发表20211012/09:40再读发。202210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