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做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2018-08-23 20:04:59)曾国藩做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国藩(1811-1872)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帝。
1841年曾国藩31岁,遇恩师唐鉴,后深交师兄倭仁。著名的12项日课,就是在唐鉴指导下制订,包括:主敬、早起、静坐、读书、写日记、偶谈、作诗文、临帖、专读一经、谨言、保身、夜不出门。曾国藩打坐静思,日记中反省痛骂不足,邀请帮忙骂自己的帮手就是师兄倭仁。
孔孟之道教人直率诚实,申韩之术主张强硬作风,老庄则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对比自己过去的行事,处处直截了当,用的是儒家的至诚法家的强权,表面上痛快干脆,似乎是强者,结果处处碰壁,实际是失败者。”
曾国藩发现了做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修德还要看时代格局,应时而变,稳定时代用儒家法家,变革时代用老庄,方为真正的经世之道。自此开始,曾国藩用道家柔术,屡屡成功,步步高升。
无论用儒家还是道家,都要把个人融入大环境进行思考,通过放大缩小视野,看清真正的自我。儒家在眼光方面,过于内观,是曾国藩制约自己的原因。
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在破城之前,曾国藩即去信诸位兄弟,“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以历史上霍光等人因恃功自满而遭不测的例子,教育诸弟子要谨慎自勉,自惕自概。不贪财、不贪功、每日劳心自省,不要把祖宗留下的福分享尽无留。随着胜利的到来,曾国藩一天比一天惶恐不安,几乎感到末日到临。1864年7月21日深夜,曾国藩接到曾国荃攻克天京来信,惊惧交加,晕倒在地,紧接着,绕室彷徨彻夜不眠。8月21日奏请裁军、停饷、撤销厘金关局,并奏请曾国荃开缺回籍养病。道家守弱惊险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