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蝶恋花》(独倚危楼)究竟是谁所作?

(2011-11-23 21:06:33)
标签:

古代文学

欧阳修

柳永

杂谈

       在我的印象中,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而尽人皆知的名词《蝶恋花》是欧阳修所作。这是我读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留下的记忆。王国维在该书中说:“《蝶恋花》(独倚危楼)一阙,见《六一词》,亦见《乐章集》。余谓:屯田轻薄子,只能道‘奶奶兰心蕙性’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等语固非欧公不能道也。”王国维认为尽管欧阳修的《六一词》和柳永的《乐章集》均收录了该词,但真正的作者该是欧阳修而非柳永,认为以柳永这样的轻薄浪子决写不出这种境界的句子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的《人间词话》,收录了《蝶恋花》(独倚危楼),也标明作者欧阳修。
       但刚才偶尔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中国书画艺术”所发的一幅胡适题字,胡适是把该词当作柳永作品的。他给一位“武民先生”的题词,就是写的该词最后两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并注明“柳永词句”。但胡适先生的落款无时间,不知是何时的题词。胡适也是大学问家,他之认为作者是柳永,看来也定有什么依据。附图——
       《蝶恋花》(独倚危楼)究竟是谁所作?

       不过,唐诗宋词由于年代久远,版本众多,转录频繁,有些作品的作者产生误讹也时有发生。我通过百度查了一下,有网友说“姚淦铭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讲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中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欧阳修。”但也有网友说王国维将该词归于欧阳修是“笔误”。而从王国维的上述原话来看,绝不是其笔误。《读书》杂志1984年09期全展之文认为:“《文学概论四十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59页谈到灵感产生的第二阶段,在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后,注明作者为欧阳修,这是错误的。查《全宋词》第25页,可知作者应是柳永(即奉旨填词柳三变),而并非欧阳修。”但有一种《中国古代文学史》也将该词作者定为欧阳修。看来两派意见还很难分出高下,关键是并无确凿的史料来证明。这可能会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的一桩悬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