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胡圣虎批张海之文,颇为犀利。但正因其过于犀利,内中之冷嘲热讽之文句反倒多少冲淡了十分深刻而正确的内核,那就是针砭当今文坛的严重腐败机制,具体表现之一即“皇帝新衣”现象。
张海是现任中国书协主席。当然我们不必苛求一个学术团体的主席一定要是本专业的顶尖高手,比如作协主席非得是当下写作和出版作品最好的作家,舞协主席非得是当下仍活跃舞台跳舞最好的舞蹈家,等等;何况中国书协几任主席中,也曾有过邵宇这样的画家“客串”担任主席的情况。但现在的问题是,除了邵宇这样的特例外,按一般的传统来说,当选书协主席者,必是在书法艺术上造诣极高的德高望重的名家,如舒同、启功、沈鹏等。而张海之为书协主席,舆论之所以褒贬不一,自有其原因。
吹捧张海者说他“四体皆能”,等等等等,溢美之词,令人肉麻,此处懒得重复了。我看了他的大量作品,却看不出什么“四体皆能”,而是四体皆不精。其正楷书写水平简直还不如一个县市级青少年书法比赛中的优胜者,既无法度,也不谨严,连起码的笔画也写不到位,结体更是失范;由于楷书底子太差,故其草书也是缺乏根基,无论结体还是笔墨以及章法均显得极其拙劣,虽偶见汉简影子,但终因底蕴不足而处处显出纰漏;其篆书似乎没有什么像样作品;而被吹嘘为其“创新”的“草隶”,也许就像胡圣虎所言是因临习传统隶书无法到位,才搞了自己的歪门邪道并美其名曰“草隶”——因为我们始终无法看到能显示其传统功力的“真隶”在何处;当然,我们不否认他的“草隶”偶尔也有出彩的地方,但总体上是经不起推敲的。所以,张海充其量是个练习书法历史长久的老人而已。即便老年大学出身的一些书法爱好者,也比他强不少。
但人家是中国书协主席啊,难道中国的书法家都瞎了眼,胡乱投票选举的吗?问题就蹊跷在这儿。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我国各级书协领导层的产生,除了一些确有真才实学者外,不少是“近亲繁殖”的结果。这其中就大有奥妙了。所谓“近亲繁殖”就像政界之秘书当官、司机当官、亲密部属当官等现象,一大批庸才占据政府机关之高位和要害部门,而我国文坛也岂能免俗?于是,一些圈内的“近亲”,虽专业水平只是三四流,也就优先获得了提携。此外就是有些善于投机钻营者,虽业务一般,甚至根本不学无术,但逢迎拍马有术,吹喇叭抬轿子卖力,于是也会在适当时机获取权力。当然,还有一种现象是我国学术团体中门派林立,学阀争斗,勾心斗角,于是往往出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结局,一些本来毫无称霸机会的“猴子”也就称“大王”了。据我估计,张海之当选书协主席,很可能属于后一种现象。
书坛的皇帝新衣现象,不光是涉及个人学术成就评估的扭曲和对学术公平的亵渎问题,更是关系到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文化资源的正当利用问题。如果不加整肃,必将严重腐蚀我国的文化机体,使伪文化伪大师伪学者招摇过市,贻害无穷。
胡圣虎就是皇帝新衣故事中的那个小孩,他的一声喊叫震落了书坛潜规则的遮羞布,难免让人难堪。也许他叫的太响亮太张狂,惹怒了权贵大人,因而赢得白眼也是不奇怪的。但当皇帝新衣的故事弥漫书坛,人们已然麻木,见怪不怪的时候,胡圣虎这样的“小孩”尖叫一声,是很可宝贵的。这说明,书坛还有希望的种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