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是我两年前——2007年7月27日发于新华博客上的一篇文章,今转载于此,以归入有关央视及其播音员主持人评论系列,便于自己参照。我将继续把其他几篇同类旧文收录进来。
忠祥大哥播音一流,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至今无人能及;主持一流,有激情够风度,男主持难望其项背。但是,画画就不行了,连老年大学中等水平也不到——这是我看了他的挂历之后的感觉。
大凡搞艺术得有悟性,虽说书画同源,但张大千的字就很难入流。有些书家半路出家玩画画,也是很业余。那些名画家,看似信手涂抹就黄金万两,其实大都有童子功。从学素描、练写生、临名家到自创作到成大名,往往经历数十年之久。而忠祥大哥乃缺乏起码根底,也不愿意进老年大学打打基础,硬是凭着名人资本进得名家之门,于是名家知道您是来附庸风雅的,他们岂能扫他兴致?自然装模作样教他几笔。所以,你看他的毛驴,要笔无笔,要墨无墨,要形无形,纯属老人涂鸦。须知毛笔宣纸这玩意说难侍弄时难,说好使也是很好使唤的,大如刘海粟大师画墨荷,泼墨时拿整碗墨汁倒将上去,然后慢慢渲染,兴许他用的是皮纸,不渗不漏;小如幼儿园小儿,拿着毛笔当扫地,也有一番情趣。所以,尽管报道曰忠祥大哥“他很早就学国画了。因为他的身份,他有机会和范曾、李可染、刘海粟、黄胄等国画名家打交道,赵忠祥在看他们绘画的时候也提高的自己的画艺。”但我还是认为这无助于说明他的画艺水平。即便“在书里还会看到赵忠祥和范曾、黄胄一起画的国画”,又有什么意思?
至于什么多才多艺方能陶冶情操有利于提高本专业水平云云,那是一种报道说法,跟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其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学成一门艺术只是增长一点知识和鉴赏水平而已。我看央视有的写字都七歪八倒的播音员,播音专业水平倒是挺不错的。还是老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能翻越大山,一辈子登上几个顶峰的人是不多的。当然,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也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忠祥大哥的作品说明,他缺乏画画的灵气,字也写得太差,以致他的挂历上的几幅画落款都是不够格的。所以,我说,忠祥大哥还是一心搞您的专业的好,免得观众被您画画的印象分冲淡了您播音的印象分。
值此忠祥大哥《岁月缤纷》新作问世,正需捧场之际,我却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只是希望我们的名人更加脚踏实地一些,少来花架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