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管走顶、走墙还是走地

(2019-12-27 16:44:39)
家庭装修,水管走顶、走墙还是走地?20190104水管走顶、走墙还是走地
 

家庭装修,水管走顶、走墙还是走地?

周志峰

201913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图文均禁止任何复制或转载,亦不得用于商用,作者联系方式zzfhh@sina.com

 

房屋装修,一般普通百姓家庭是重装修,轻装饰。装修为必要,装饰为非必要。

在家庭装修中,水电气及排污管道,相当于房屋的经脉,既涉及质量、安全和精准,又需要与其他设施相互联系协调,而且还是隐蔽工程,一旦成型固定则很难改动,所以,是房屋装修的关键,是业主和施工人首先应该周全、细致考虑的重中之重。

这篇文章说说自来水管安装方案的选择——走顶、走墙还是走地?

数十年来,自来水管大致经历了铸铁镀锌管、铝塑管和PPR管的三个阶段。施工工艺上,铸铁镀锌管采取现场车丝的安装,铝塑管采用专用接头安装,PPR管采取热熔安装。由于PPR卫生、耐热、耐压、耐腐、柔软抗震等性能,以及热熔安装方便快捷,目前已经成为绝对的主流,已经占领市场十余年之久。

因此,这里谈的仅是PPR管材的最佳安装方案之选择。

就施工方案而言,有走地、走墙和走顶三种方案(当然也有部分混合的)。

(一)    走地

走地优点:

1、方便于师傅地面施工;

2、花费工时短(总报价一样);

3、墙面开槽距离少(师傅支付给开槽工人的工资也少);

4、业主管材用的稍微少;

5、因路线短,热水管热量耗损少;等等。

一般地,师傅PPR施工,愿意走地,在前述三个优点之下,从短视利益出发,加之走顶的经验缺乏,安装师傅也是极力强调走地的优点,极力劝说业主选择走地。对走地的不足之处,安装师傅要么不能深刻理解,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利用业主的专业知识匮乏,对业主信誓旦旦地拍胸吹牛50年质保和工艺。

走地缺点:

1、  因为管子被封地面瓷砖或木地板下面,一旦有漏点,漏点不立即显性,所以不易及时发现漏点;

2、  因为管子被封地面瓷砖或木地板下面,一旦有漏点,呈弥散性潮湿状,所以不易准确发现漏点;

3、  因为发现有滞后性,加上潮湿现象首先发生于楼下邻居家吊顶和墙面,因此往往给楼下豪华装修带来严重损失,并因此承担赔偿责任,也影响邻里关系和睦。不仅楼下遭殃,自己的木地板,特别是复合木地板,经潮湿水浸,会损失殆尽。

4、   因为管子被封地面瓷砖或木地板下面,无论是查找漏点还是维修漏点,需要撬开地板瓷砖或木地板,然而这样的查找和维修工程,难度极大,需要迁一而动全身,家具、马桶、卫浴设施的腾挪成本巨大,地砖撬起难度极大,实木地板也需要全盘撬起才能检查和维修。若废弃该段,由于其他管段亦是瓷砖下或墙体内,依然难以接驳。可见维修几乎是天价成本,甚至要推到重来。

5、  因为强电弱电等一般都是沿地面铺设,所以也给用电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按照建筑方面的有关国家标准,强电是应完全和潮湿环境隔绝的,比如厨卫强电必须在墙面竖直向上、走顶预埋、然后在墙面竖直下来,不允许走地面预埋!)。

6、  因为不排除有的家庭会在地面安装地暖或暖气片的走管,这样就与自来水管有交叉之处。为了立体交叉通过,要么凿地面,改变地板受力安全,要么被迫加厚地面。尽管节约了几根PPR管子,但增加了大量沙石水泥用量,还有可能对整屋地面进行抬高,从而影响一系列标高尺寸的通盘确定(比如门窗高度等)。

7、  破坏厨卫防水。因为走地,然后管道再从地面以下经墙体往地面以上延申,又不能走明管,故只能在墙体内开槽,槽子在墙体上穿越了地面瓷砖上下两个空间,因此必然破坏厨卫的固有防水结构;对后期增加的防水涂层在管根结合部位也必然有破坏,尤其是热水管一热一冷的伸缩,其缝隙处必然防水不严。

8、  因为走地,所以下沉式卫生间里面的潮湿环境对热水管的热量耗损尤其巨大!

9、  漏水危害大。因为自来水不同于自流水,其管内有较大压力,一旦有漏点,即使漏点非常微小,,依然会迅速并持续地注满卫生间下沉式空间,并持续地溢出固有防水结构,然后持续地从墙体渗入本楼地板和楼下墙体,导致本楼和楼下(甚至楼下的楼下)的墙体常年潮湿不堪。

10、  不能排空防冻。南方一般天气在零度以上,绝大部分家庭不会有地热保暖或室内室外保暖措施。然而极端寒潮天气近年来时有发生,比如2018年元旦,湖南湖北等江南华南地区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4度,武汉甚至达到了零下6度。在这样的气温下,仅靠夜晚细水长流来防止管道冻裂,显然比较勉强,最佳方案是用排空的方式来防冻。因此,走地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它天生就是一个沉水弯结构,它始终饱含着自来水,低于水龙头平面以下的沉水弯部分永远不能被排空。若二次施工改造,因旧水管里面的水不能排空,给热熔质量带来致命的缺陷,二次滴跑漏几率增加。

11、  不能改造,可扩展性非常差。由于人的认识不足、经验不丰,所以需要永远学习、永远积累,因而家庭装修也几乎永远是一个“遗憾的工程”,水电安装也不例外。或者,出于经济原因,暂时对阁楼或其他偏房不进行装修,但以后有接驳管道的需要等等。比如有上下阁楼或独门独院的房子,以及后来加装规模较大的净水设施、主卫次卫增设其他类型的热水器,主阀老化更新换代,等等。这种“遗憾的工程”或分布装修策略,就给后期水管的改造、增添设备提供了可能。然而,走地方案中,从户外入户水表总阀到各个用水点,根本就没有可供改造或扩展的管道位置,水管被固封在地面和墙面瓷砖里面,尤其是两面都有瓷砖或一面瓷砖一面外墙的情况。如果施工期间没有比例尺拍照留存走管位置,则情况更糟。

12、  走地,不可避免地对卫生间地面抬高至少4厘米,这对有些卫生间与客厅地面落差只有一二厘米的毛胚房,很难兼顾防水暗地漏(非常关键!)和地面抬高的矛盾。

(二)    走墙

无论是走顶,还是走地,因为出水口均在墙体上,为隐蔽水管室内美观,竖槽都是必须要开凿的。开竖槽,不是这里所说的走墙。这里的走墙方案,特指在墙体内开横槽的走管方案,特此说明。

走墙优点:

1、  由于至少是在地面上方30厘米以上开槽走横管和竖管,所以不会破坏厨卫的原始防水构建和以后的防水涂层。

2、  与地面强电弱电管线和地面的地暖水管没有冲突。

3、  一般没有沉水弯,有利于排空防冻。

4、  一旦有漏点,水自流潮湿墙面仿瓷涂料(卫生间瓷砖背面墙体),漏点容易发现,也能及时发现,同时漏点也容易找到(潮湿最高点)。

5、  热水管路径短、保温好、热耗少。

走墙缺点:

1、  墙面开槽距离长。

2、  开横槽距离超过50厘米,影响墙体承重,违反国家规定,危及建筑物安全。

3、  维修不便,因为要撬墙面瓷砖。

4、  可扩展性差,道理同前。

(三)走顶

走顶巧妙地利用了厨卫300300的铝扣板吊顶内的空间,避免了横向开槽,减轻了工作量,便利了维修、改造,增强了可扩展性,没有破坏防水层,不影响室内美观,管道横平竖直还便于墙体钉钉安装五金等物件的定位等等。所有走地和走墙的劣势都是走顶的优势!而走地和走墙的优势,却不一定是走顶的劣势,因为可以很容易解决,走顶也可达到走地和走墙的优点。走顶,是最佳方案之选择!

走顶优点:

1、  避免横向开槽,将水管隐蔽于厨卫吊顶内,减轻了开槽工作量,避免了开横槽过长危及建筑物安全的问题。

2、  横平竖直,揭开扣板,即可观察到竖管位置,为今后安装五金件提供了位置参考。

3、  所有水管均在地面以上,对地面防水没有丝毫影响。

4、  所有水管均在地面以上,对苛刻地面高度差的情形下,安装暗地漏布局,没有任何影响。

5、  所有水管横平竖直,且在地面之上,因此,漏点能易发现、早发现、易维修;

6、  所以水管均在地面以上,一旦有渗漏情形,因为能易发现、早发现、易维修,对楼下住户几乎不会产生损害,对自己本楼层也不会造成影响。

7、  可扩展性非常好。因为主管道在吊顶内,支管道在墙体竖槽内,扩展起来非常方便快捷,剪断热熔即可改造管件或增添新设施设备等。

8、  有利于排空防冻。关总阀,开各个水龙头,一分钟即可排空室内所有水管内的存水,没有沉水弯,没有积水,不存在结冰被胀破的风险。

9、  与地面强电弱电管线和地暖等水管铺设没有任何矛盾。

走顶缺点:

1、 管子稍微长,费成本。

2、 业主无主见,难坚持。

3、 师傅不愿干,难施工。

4、 弯头接头多,阻碍水流,影响水压。

5、 冷凝水对吊顶有影响。

6、 穿客厅餐厅需要有吊顶用来遮掩管道,这对不准备吊顶的普通百姓家庭来说不能接受。

7、 管子稍微长,耗能。

8、 施工工艺精准,要求高,长横管需要间隔三四十厘米有一个管卡支撑。

9、 需要对横梁专业钻孔,对建筑物安全有危害,也可能伤及横梁内预埋的强电线管。等等。

然而,我还是极力推崇水管走顶,而不要走墙,不要走地。因为:走地和走墙的优势,不一定是走顶的劣势,因为可以很容易解决,走顶也可达到走地和走墙的优点。

1、 管子稍微长,比起它所带来的优点,比起建筑质量百年大计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2、 业主无主见,难坚持的问题。这篇文章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3、 师傅不愿干,难施工。好的师傅、有专业追求的师傅、责任性强的师傅、风险意识强的师傅,都愿意走顶!不愿走顶的师傅,本人是不怎么认同的,甚至是鄙视的。这样的师傅不干也罢,有钱能使鬼推磨,难道一个这样的好师傅就找不到?!现实生活中,不愿走顶的师傅,不仅不愿意走顶,还利用业主的无知,怂恿业主走地,我就太无语了。

4、 弯头接头多,阻碍水流,影响水压的问题。只要按要求施工,弯头施工后的内径并不比原始管道内径小,而且只要规划得当、精准施工,接头弯头并不多。即使多一些,但比起走顶的优点来看,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孰重孰轻再明白不过了。

5、 冷凝水损害吊顶的问题。冷水管、热水管均包裹保温海绵套管,热水管冷水管间隔十厘米左右,就没有问题了。即使不套保温棉、即使不间隔,也没问题,冷凝水即使有,也量非常非常少,短时间内可自然蒸发掉,对吊顶没有影响。何况厨卫吊顶都是铝扣板,根本不受影响。

6、  穿客厅餐厅不吊顶的问题。一般住户,有厨房、主卫、次卫和阳台洗衣机、拖把池等不同位置要用水,走顶在厨卫扣板里没有问题,穿客厅餐厅怎么解决?——很好解决!既不走地,也不穿横梁,而是在横梁下的墙体内走管即可。厨卫走顶客厅走地,解决了可扩展性、安全、维修便利等问题,但没解决沉水弯积水排空问题(室内不严格要求,可以积水),没解决管道多次一上一下的心理接受问题(其实就是心理问题,多几根一上一下的管子也没问题),没解决防水被破坏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真的没解决)。——一般横梁下是后来砌的斜砖,将这些横梁下近横梁处的砖敲出一个比较深的长槽,即可顺利解决水管从主卫到次卫的走顶水管问题。这一部分,严格来说,是走墙,只不过,是走的墙顶而已。实在不济,墙体外走明管,吊一个简约风格的顶(比如七字拐什么的),甚至加一个墙上木架,就可解决问题(见图)。

7、  管子长耗能的问题。热水管包保温海绵套管,解决问题。

8、  施工工艺精准要求高的问题。美赞师傅,并加工钱,解决问题。

9、  对横梁及其内部线管的损伤问题。一般横梁下是后来砌的斜砖(见图),将这些横梁下、近横梁处的砖敲出一个比较深的长槽,即可顺利解决水管从主卫到次卫的走顶水管问题,不需要穿横梁、不需要吊顶,简单经济,还解决问题。

文章初步写到这里,观点已经在缜密分析、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那就是水管走顶。

因时间有限,今后对文章进行配图说明及文字润色和编辑,并且对走顶的施工注意事项进行说明,来日方长。

周志峰

201913日于长沙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图文均禁止任何复制或转载,亦不得用于商用,作者联系方式zzfhh@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4月4日停车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