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波中国团购网万宝盛华巧克力it |
分类: 互联网 |
《网友世界》:以恶制恶,由一块巧克力引发的争斗
记者:韩煜尘、盖述功
Groupon抛出一块巧克力,满座网年轻的前台工作人员便乖乖地献出了本站全体员工的通讯方式,这件事看上去很搞笑,但却实实在在在地发生了。于是国内几大团购网站集体震怒了,死抱成一团要与Groupon对抗到底。为啥,Groupon整出的诱饵太小气了呗,这明显是哄小孩子的玩意。Groupon这种小气巴拉的做法让国内团购网站的老大们很受伤,于是本文诞生,众位客官也有了看料。
争斗,源于巧克力
2011年1月的某个下午,国内团购网站“满座网”的前台,忽然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对方声称是一家“新开张的礼品公司”,只用凭一条内含电子券的手机短信,就可以为满座网全体员工提供试吃其巧克力产品的机会,因此需要得到满座网全体员工的通讯方式。本着为同事整点便宜的良好用心,满座网前台的工作人员,不假思索地就将这家在中国销售规模位列前五的团购网站所有员工的联系方式给了对方。随后,满座网的COO王珂觉得事情有些不对,于是回拨了那个号码,这才发现对方不是一家礼品公司,而是国际知名的人力资源公司万宝盛华中国总部。
“谁都知道,万宝盛华受雇于Groupon。而且据我们了解,为了早日实现中国的区域战略,Groupon这次雇用了多家猎头公司帮助它在国内储备人力。而Groupon之所以肯舍得一块巧克力的代价,主要是看中了从业人员的经验。因为老销售员工手头必定会积累大量的线上商家资源,拥有了这些富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也就等于拥有了本土的商户资源;那些资深的市场专员,对中国市场的现状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能够帮助公司实现精准的广告投放。这对于一个团购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满座网市场总监姜琥说。满座网中招让姜琥很不爽,他直接用“恶俗”二字表达了心中的愤怒。
和满座网一样让鹰啄了眼睛的,还有国内其他几家团购网站。拉手网CEO吴波表示,该公司60%的员工都接到Groupon的电话,他们给出了高于现今2到3倍的工资。
而让国内团购网站的老大们觉得丢份的,其实不在于Groupon这个外来和尚竟敢在自己的地盘上捣鬼,因为即使是国内同行,互相之间也会经常玩点悄悄挖角的把戏。真正让他们觉得下不来台的,是Groupon居然会用这种糊弄小孩子的方式向他们挑衅。于是,老大们集体愤慨且鄙夷了,觉得是时候用一点策略,来让这位外国和尚领教一下唐朝团购的厉害了。
反击,Groupon大触霉头
一项极其有力而且非常残忍的反攻计划很快出炉了。
上月中旬,拉手网吴波、满座网CEO冯晓海、F团CEO林宁,以及58同城、酷团和一批团购导航公司的代表,在一次联谊活动上达成了一个口头联盟协议。该协议让这些在国内市场中十分热衷于死掐的对手们,空前一致地团结起来。该协议约定:“团购公司之间不得互相攻击,公平竞争,不盲目拉高推广成本;同时不恶意挖角,注意团队建设、维护好本公司人才。”同时针对Groupon拙劣的巧克力攻势,联合出台了封杀令,即:凡是在Groupon有过经全职或兼职的人,以后绝不会被国内团购网站聘用。
受该协议影响,Groupon在挖角事件不久,便狠狠地领教了一下“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苦痛。且不说其伸出的巧克力橄榄枝黯然铩羽,没有捞到一个人,就是刚上任不久的Groupon中国区市场副总任鑫也突然辞职了。而且更让其感到尴尬的是,先前和腾讯合资经营的高朋网站(www.gaopeng.com),也在上线不久即突然下线,访问网站时页面中会出现“我们将很快上线”的提示。
高朋网站的突然下线,固然可能与其相关手续不全,网站备案或是合资公司的资质方面出现了问题有关,与挖角事件没有直接联系,但不幸的是它恰巧出现在挖角事件前后,就不能不让人觉得Groupon入华之旅有多狼狈了。这当中如果再加上其入华以来不断爆出的邮件门、非法经营、情人节玫瑰欺诈、超级碗广告等负面事件,使人有理由相信,这位全球团购网站的骄子现在是不小心触到“扫帚星”了,一身霉气,就等着挨上两脚,然后乖乖地滚回老家了。
然而,Groupon显然不会这么脆弱,在巨大的市场蛋糕的诱惑下,腾讯也不会就此与Groupon分道扬镳。未来很可能是双方互相进行妥协,彼此让步,就扩展速度达成一致,待时机成熟,再潇洒地入华一拼。
封杀,醉翁之意不在酒
为一块巧克力就大动干戈,不是国内团购老大们肚量太小,就是我们的理解力有问题,实际上,就是傻瓜也能看出一点猫腻。老大们之所以要咬住这块巧克力不放,不是为自己可怜的一点颜面,而是竭力想守住自家屋里的这只饭碗。
作为全球团购网站的引领者,Groupon在过去一年扩张迅速,仅在2010年,Groupon的业务就从1个国家扩张到35个国家,并在全球近500个新市场推出服务。Groupon在海外的扩张策略非常清晰:收购当地最大的团购网站并重新命名,并不惜重金进行侵略性的市场鲸吞,同时进行压迫性的市场推广以形成绝对市场优势地位。
Groupon在亚洲的扩张始于去年年中。2010年8月,Groupon收购日本团购网站Qpod,并以其为亚洲区中心,开始在亚洲地区洽谈收购和合作事宜。但对中国市场,Groupon却屡有顾虑,仅洽谈合作对象前后就耗时近4个月。期间,包括美团、QQ团都与它都有过正面接触。今年1月,Groupon刚刚完成一轮融资,筹集金额共9.5亿美元,并称将利用这笔资金支持全球扩张,投资于技术,并为员工和早期投资者提供流动性回报。同月,Groupon拟在华高薪招募3000人的内部邮件曝光,引起业界轩然大波,今年2月,Groupon与腾讯合作推出高朋网一事正式浮出水面。借助腾讯在国内的巨大影响、Groupon雄厚的资金和成熟的运营模式,Groupon可在高朋网上得到快速扩张几乎是手拿把攥的事。
正是基于此,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认为,Groupon可能正面临有史以来国外互联网企业进入中国的最好时机——本地服务业电子商务刚刚起步,市场集中度低,本地团购网站在运营中仍存在较多不规范性。Groupon已在美国筹划IPO,如若2011年能实现公募,资金优势将进一步扩大。Groupon和腾讯合作,在业务和品牌推广方面将具有较大优势,会给国内市场领先者带来一定压力。
为防止Groupon在国内扩张,影响到自己的既得利益,国内团购网站被迫团结起来,借挖角一事对其进行严厉反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互不挖角,涉嫌垄断
实际上,对于几大团购网站联盟协议中的互不挖角是否能起到积极作用,是否有利于企业间良性竞争,业内的意见并不统一。
去年10月之前,美国硅谷苹果、谷歌、英特尔和皮克斯动画等几大公司之间,也曾存在一条不成文的“不互相挖角”协议。后来,美国司法部担心,这种“不互相挖角”的“合谋”,有可能导致优秀员工不能得到最好的报酬,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协约就是企业固定劳工价格的行为,这与串通定价、串通投标一样,都违反“反垄断法”。在美国司法部看来,“贸然拜访”是科技行业招聘人才的重要方式,承诺不进行这样的行动,其实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法学教授斯宾塞•沃乐也表示:“在自由市场经济中,你希望最佳人选得到最佳职位及其附带的所有报酬。如果政府能够证明这种协议的存在,就表明企业在串通压制人才。”因此,该协议最终作废,这也就意味着,包括苹果、谷歌、英特尔、Adobe和皮克斯动画公司在内的多个高科技公司,今后将可以继续相互“挖角”。
此外,几大网站采取的招聘封杀令是否合法?是否涉嫌招聘歧视?不正当竞争?
2008年出台的《就业促进法》中关于不得招聘歧视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应当公开发布招聘信息,不得招聘歧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实上,法律上并无针对上述情况的具体规定解释。因此,几大网站采取的封杀策略谈不上违法。但不正当竞争是存在,这有点像2010年互联网大事中,360遭腾讯、百度、金山等几大互联网公司的联合围堵。
关于几大网站的封杀做法,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中表示,“我觉得国内团购同行们对Groupon入华反应过度了,虽然雇佣猎头挖角我们人才,但是只要能够为员工提供满意的发展平台,他们就不会走。这就是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