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诊琐事

(2008-08-29 15:53:17)
标签:

杂谈

分类: 行医随感

台湾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新解医生的内涵:医者,意也。也就是用通天地的智慧,在人间医疾疗病,方可称之医者(《小言黄帝内经》东方出版社)。否则,也就是用医技换饭吃的工匠而已。某即属后者,怀雕虫小技换饭吃,因缺乏这通天地的大智慧,临诊起来越发战战兢兢,看不懂的事越来越多。本来日渐愚钝,每日接受些智力测试般的刺激,不无好处啊!举琐事三例:

其一,一老者和年轻女郎携女童来诊,“孩子咳嗽气喘发作几年,如何如何,上个星期刚做了胸部CT,也没问题,如何如何,你说孩子什么病?”老者叙述。

某检查患儿之后说:“将以前的就诊资料和胸部CT片子或报告给我看看。”

“全丢了,重新做吧,再做一次胸部CT吧!”患家要求。

“很费钱,对孩子也不好!还是找找原来的病历资料吧”某说。

“钱有的是!不怕花钱!”老者强硬的说。我开了几项不包括CT的检查单给他。下午,找到某看结果。某说:“孩子是支气管哮喘,应该如何如何,注意事项如何如何……”

“三个月前也是你给孩子诊断出这病!也是这么嘱咐治疗的”年轻女士说。我恍然醒悟:“哦,那就坚持治疗吧。孩子会好起来的。”

 

其二,年轻夫妇抱幼儿坐在面前,妈妈开口:“我孩子喝水多,尿多,什么病?”

“多长时间了?”医者问。“好长时间了!”年轻妈妈爽快回答。

“从什么时候开始多饮多尿的?”医者再问。“从断奶之后。”爸爸着急的回答。

“什么时候断的奶?”问,“一岁”答,“现在孩子多大了?”医问,“一岁半。”母答

我的天!终于算出来是半年的病史了,某心里即高兴又着急。接着周旋下去……

 

其三,患家怀抱婴儿站在某桌前,“大夫,我孩子发烧,咳嗽三天……”

“请坐,慢慢说!”我示意凳子。患家刚坐下就问:“我孩子得了什么病?”

“待我检查孩子再说。”某说着同时望触叩听一番。

“你是专家,还用检查?这不是折腾孩子吗?”家属紧张的说。

“我是医生不是神仙,看病要按照诊病的步骤去做,才可诊断清楚。”某解释。

 

每天遇到各色人,性格、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等各异,如何和谐相处则是每个人要做出的选择。记得叔本华说过:谁要是生活在人群当中,那他就绝不应该摒弃任何人——只要这个人是大自然安排和产生的作品,哪怕这个人是一个最卑劣、最可笑的人。……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纠纷和吵闹。处理医患关系不妨也适用这些原则,没有聪明的预见性,宽厚待人总是可以做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北京欢迎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