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行医随感 |
早晨,一个4岁男孩流鼻涕、打喷嚏。
中午,妈妈带他逛商场,买玩具、高高兴兴玩耍……
下午,从商场出来,妈妈带他去买治感冒的药。药店楼上有一诊所,妈妈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要输菌必治才管用!”医生开处方,没做皮试,静脉穿刺输液。液体进入孩子体内不足一分钟,孩子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不省人事……“过敏!”医生拔掉液体。
紧张的现场抢救之后,转入附近一家医院,为孩子实施心肺复苏……
晚上,转入某三甲医院PICU,继续抗休克、纠正衰竭的多脏器功能,紧急会诊把某从视屏前召到孩子病床前。与同事们忙碌到半夜,归家久不入睡,伴着《一帘幽梦》渐入梦境,呼噜声起。
凌晨两点,电话铃声唤起某。与同事再次商讨了病情和办法,同事说“明白了,您不用来病房了,休息吧。我们执行方案就是了!”
翌日晨,五六位同事拖着疲惫的身体从PICU走出来,某看到他们的神情就明白了。孩子的父亲紧紧抱着还有余温的四岁儿子的躯体不放,泣诉:“他没有死!……”逬出撕心裂肺的哭声。其他亲属对某说:“谢谢你们的抢救。”又听到久违的话语,一股暖流贯通全身。某低沉的向家属说:“我们回天无术,深表同情。请家属节制悲痛,处理善后吧。”
这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留给人们思考的空间,某也看到了医患关系和谐的曙光。
前一篇:在美国看医生 (文:追梦)
后一篇:拯救美丽青春 (转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