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行医随感 |
首都卫生局将在各医院开展“诚信微笑,优质服务 ”活动,让医务人员与患者见面时先问候,告别时道一声“谢谢您”,促进他们尊重生命,感谢患者,促进医生谦待病人。
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激烈的情况下推出此举,其出发点值得肯定。从理论上讲,用开展活动的方式,在医护工作者中弘扬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倡导他们尊重生命、感谢患者,有助于医务行业中尊重病人,善待病人良好风气的形成,有利于医患之间加快构建新型的和谐关系。
某闻东瀛的医生手术前要向病人鞠躬,医院设有专用来向逝去的病人告别室,甚至,还向死去的患儿做短暂默哀!尊重生命,庄严告别生命,体现的何等的肃穆敬畏!我们泱泱文明古国,更有尊重生命的文化传统“天地之大德曰生。”,孟夫子曰:“恻隐之心,仁也。”仁是至善的,也就不要问为什么了,就是人之德,德之精髓也就是推己及人,爱人利人的思想感情,毋庸置疑,以治病救人为职业的医护工作者应是体现这种精神的实践者。
靠“诚信微笑,优质服务 ”活动来推动医务人员谦卑心态的形成,使其对待病人存有敬畏之心,那恐怕是十分困难的。如不从体制、机制等深层次上找原因,动刀子,即使能收到一时之效,那也难以普及,难以巩固。现今医院的主流还是非盈利性质,优质、优势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中型医院,患者生病,性命关天,谁不看重这些大中型医院?有病都往这些医院涌,供求关系倒挂,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的医生们也是人,他们哪能做到主动与患者套近乎?再说,患者人托人,人找人,不择手段请吃、送红包,他们即使拒得了红包,推得了吃请,但怎能推得了人情?在此情况下,要他们主动做到与患者见面时先问候,告别时道一声“谢谢您”,这该有多么困难?
初三上午,门诊另一大夫有急事,某“单枪匹马”看了60名患儿,午后一点钟了,(下午一点半出工)最后一位已经处理妥当的患儿家属不停问这问那,某口干舌燥、饥肠辘辘,冒出句:“谢谢您,再见!”家属一怔,护士拉着我走出诊室。呵呵,将“感谢患者信任”的理念真心实意地表达出来果然奏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