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说“人情债 ”(文/涛石)

(2006-12-05 12:38:30)
分类: 美文欣赏
 闲说“人情债 ”       作者:涛石      

    时下随礼之风越刮越烈,动辄上百,多则过千。前两天一个朋友诉苦说这月光份子钱就出去了两千多,真是让人不堪重负。难怪人们把大红喜贴叫做“红色罚单”、“高价饭票”、以至于在一些红白事的礼金上出现了假币。由此可见,人们对随礼之事的无可奈何,又深恶痛绝。

    今日《沧州晚报》又一次报道了黄骅市信誉楼6000多干部职工之间遇有婚丧嫁娶的事儿,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谁也不随份子,不送礼,14年来人人没有“人情债”人际关系轻松和谐的消息,并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作为社会的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总要有交往,交往中礼尚往来本也是正常之事,人情自然不可少。然而今天现实生活中的礼尚往来,竟演变成了“债”,不仅困住了人们,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如今没有“四个老头”说话(80年版百元人民币),好象就没了交情,金钱成了衡量人们关系远近的唯一尺度。“人情债”的形成,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从众心理,随波逐流型;二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型;三是图有回报型;四是借机敛财型。

    其实解决“人情债”并不难,关键是看各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怎么做,倘若我们每个单位都能像信誉楼那样,从治理本单位小环境做起,领导干部带头抵制“人情债”人际交往就会回归自然,回归常态,进而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党员领导干部也是人,也要交往。一味要求他们不收礼金,不随份子也不现实,关键还是要有个度。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少身负领导职务的人也为“人情债”所困,做为一个领导,下属、同事有了红白事,你不到访显得没有人情,去了就不能空手,随礼少了觉得拿不出手,总得拿个平均数吧,再者今天张三有事随了,明天李四,后天王五也得随,不随就会让人说不一视同仁,这也是当领导的苦衷。

    我很赞成一个朋友的做法,就是正在今天份子钱越涨越高的情况下,他却始终把握着一个度,即喜事无论谁告诉都去随上50元,白事无论是头还是一般同事一律20元,但人场必须捧,帮忙一定到,他的解释是50元吃顿饭主家即不会亏了,也不会觉得欠你个人情,白事20元表达个心意,人到、礼到,不图今后让人回报什么,自己轻松,人家也轻松。他的孩子结婚就没张罗,自己家人亲戚在一起吃顿饭、喝个喜酒就算办了。这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做法,就没有“人情债”。这种“度”的把握,既可增进人际间的交往,表达一份情谊,经济上又不受什么影响,都能承受。

    因为随礼价码越来越高,不少人都千方百计的躲着此事,以至知道了也装不晓得,甚至有的告诉了也不去,前两年有个单位的下岗职工母亲去世了,信送到单位,单位领导让部门领导去,部门领导又让柜组的人去,最终因为谁也不愿拿这个份子钱,竟然在这个下岗职工最需要关怀之时,单位却没有一个人去看望和安慰,这使下岗职工感到世态炎凉,缺少温暖。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应让这种事再重演,不解决“人情债”问题,就难有真正的和谐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