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撷文化于瓷绘 陶精神在解读(文/劳骥)

(2006-09-13 20:37:31)
分类: 美文欣赏

撷文化于瓷绘 陶精神在解读   作者:劳骥        

—夏恩龙收藏解读“瓷绘无双谱”赏析 

 

在《沧州晚报》副刊上,读到夏恩龙先生的“彩绘无双谱”藏瓷及解读文章,才留意“无双谱”以及瓷器上的“彩绘无双谱”。

“无双谱”原为书名,清金古良(字墨禅)撰绘,属清初浙派版画力作,其画风受陈老莲影响,造型生动传神,刻工精美,足征赏玩,每帧所配乐府诗亦朗朗可诵。其图自汉至宋,收录有名人物40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匹夫匹妇均有收录。其中有汉留侯张良张子房;西楚霸王项羽;伏生;东方曼倩;张骞;苏武苏子卿;龙门司马迁司马子长;董贤;严先生子陵;曹孝女;定远侯班超;曹大家班惠班;赵蛾;江东孙郎;汉丞相诸葛亮;隐士焦孝然;北地王刘谌;羊叔子;周处;绿珠;陶渊明;王景略;晋太傅谢公;苏若兰;花木兰;谯国夫人冼氏;周皇帝武则天;狄梁公狄仁杰;代国公乐工安金藏;尚父郭汾阳王;李青莲;李邺侯;唐监军张承业;长乐老冯道;华山陈图南先生;吴越钱武肃王;安民;太学陈东;岳鄂王岳飞;文天祥丞相。书赞此40位名人绝世无双,故书名为无双谱。作为瓷器装饰题材,康熙朝瓷器上已绘无双谱人物,道光时期最为盛行。瓷器谱画图文并茂,每于人像之右上方书以人名,深受瓷器收藏者喜爱。鲁迅、郑振铎等学者文豪曾多次提及

我与夏先生熟识多年并有交往,早就知道他喜欢古瓷、京剧和茶道,但他利用业余时间专注于“瓷绘无双谱”专题收藏,却是近几年的事情。因为在瓷器收藏的大世界中,面对品类繁多、博大庞杂、讲求精深的瓷器藏品,凡时代、窑口、造型、纹饰、釉彩等,都令人眼花缭乱,难以下手。于是,恩龙卓识搜剔,采取知全豹但取一斑、得整木只选一叶的办法,自我确定了“无双谱系列的瓷器专题收藏”。

爱好是潜在的动力。恩龙在某报总编室担任主任,编务繁忙,应酬也多,他只好利用业余时间或拜师访友、诣前受教,或浏览市场、刻意搜寻,或上网淘宝、寻遗补缺。山东、山西的古玩市场留有他的足迹,河北、东北的藏友藏商知道他的搜寻,出差开会的业余他奔波在彩绘瓷器,旅游观光的闲暇他游走在瓷绘无双。天机缘于会心。也许是因了机缘,也许是应了苦心,也许是关了眼力,也许是靠了妻女紧巴日子积攒的一点积蓄,反正当恩龙收集到第50件瓷绘时,“无双谱”的40位人物便聚齐在他家的书房。全部都有置物架,每件都有签注,置身其中,满目沧桑,无论壶、罐、盆、碗,还是瓶、盘、帽筒,等等,一个物件似乎蕴藏一个故事,每个人物约略一本传记。睹物遐思,神游古今,感极常生慷慨,顿悟屡发意气,端的是瓷绘传载文化,精神教化当今。

或问,夏先生一举收集齐全瓷绘无双谱人物,奇货可居,定有大财可发。恩龙的解释是,自己喜欢的买来是为了收藏,别人喜欢的买来是为了投资,而投资为了回报,收藏则主要是为了藏爱。尽管如此,作为“瓷绘无双谱”收集齐全的可能“全国第一人”,精心摆设在他书屋内的这些古色古香的古瓷,放开他付出的艰辛不说,也绝不是仨瓜俩枣就可以拿走的。

夏先生收藏瓷器不为赚钱,而是以瓷绘为载体,精心辨析分离并升华民族的大众的传统文化,在彩绘人物、窑口品相的交融中拓展瓷绘传载的无双人物的无双性格与无双声誉,解读时代背景下的时代人物的时代精神。对此,恩龙主要下了两方面的功夫:一是搜寻查阅大量资料,对收集到的瓷绘无双谱所涉及的瓶、罐、壶、碗、盘等日用生活器具,进行瓷彩、绘制、烧制、质感以及艺术审美的阐释,展示普及了相关瓷器彩绘知识,提高了大众鉴赏能力;二是他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以极为生动的笔触,把40位无双人物的生平事迹筛选编写,对每一位人物所涉及的时代背景、相关事件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与点评。特别是作者以散文体的形式,畅发蕴涵哲理的个人识见,揭惟得灯,开匣出剑,精粗毕贯,兴会淋漓。激浊扬清,多有振聋发聩之语;鼎新革故,常见省人醒世之言。浮云推尽,湛湛青天,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多有新意的文学探索。

客观说,瓷器收藏中以专题收藏为最,专题收藏又经恩龙雕撰艺术与哲理并荣的散文辅弼,遂使夏先生的彩瓷收藏具有了别开生面的审美意义。窃以为,恩龙藏瓷的最大收获并不完全在于他收藏瓷器的市场价值,而在于他对于瓷绘艺术与人物精神的解读。换言之,热衷于瓷器收藏者为数不寡,然有几人神情贯注于专题收藏,特别是能够藉此神撰出精美耐读的系列文章?似乎可以说,恩龙搞得是“文化瓷”,创收的是“瓷文化”。呵呵,“草”搂了,重要的是“兔子”也打下了。

统揽夏先生的“瓷”“文”两品,无不凸现出历史与现实的人文观照,也以瓷绘载体折射出民族文化的代有传承。

思想性与艺术性相兼收。无双谱系列人物,本身就是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知名人物和民族英雄,以瓷绘为载体歌颂的也正是勤政为民、救国救民的英雄精神。当初,清中后期的民窑,选中无双谱人物为民间瓷器日用品的彩绘形象,应该不只是为了好看,大抵还有借助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宣传、普及、弘扬历史上举世无双人物道德精神的主旨。沧海桑田,几百年逝去,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双谱人物中民族英雄的民族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承袭。也许夏先生正是看准了“这一脉”,自具炉锤,重铸一火,巧妙地把瓷绘承载的思想信息与艺术信息兼收结合起来,逐细诠解,批阅增删,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构建了瓷器收藏中具像绚丽文化色彩的“这一个”。可以想见,瓷上劲绘英雄们的英雄风貌与英雄气概,文中细描先贤们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彩绘展示的是厚润精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像(乱码,删除几句)龙先生慧眼把二者兼收起来,相得益彰,形神兼备,也就收到寓教于藏、彰显于美的自然效果。

知识性与文学性相并蓄。恩龙“玩”瓷,玩的完全是个境界,传播的是个知识,张扬的是个文学。他集瓷是谱在意先、按谱索“骥”,而撰文则是意在笔先,写无双谱,就先介绍史料;说彩绘,就先解说常识;提到各种器具,就先详细解释背景。举凡文中所涉及到的瓶碗壶罐盘等,他无一不是传授相关造型来历、瓷胎、瓷釉、瓷彩的知识,有时还引出历史传说,使内行可辨得清,让外行能看得懂。同时,他挥洒自己文学修养的积淀,把与人物、器具、传说、事件、影响等相关内容有机杂糅于一炉,详略得当,言简意赅,文笔清新,风格流畅。有人说,夏先生的文章,初读像高手讲瓷,继尔若人物典故,再读见人物评说,束笔多豹尾高跷。有人说,恩龙的每篇文章都是见人见物的精美散文,也有人说,恩龙的文章极像不露声色而又鼎新革故的杂文。譬如:文章称“人类生存中,纷繁万象,什么人都需要? 哲理性与史料性相融会。恩龙先生科班毕业后,曾在报社的副刊工作多年,叙事、说理、写文章是他的“拿手戏”。他治文严谨,治“瓷”也严谨。无双谱中描绘的人物,有的可谓官高爵显、声名显赫,但有的却是布衣百姓、少见经传。因了恩龙对每一位人物都有介绍,同时也简要叙写与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资料翔实,恩龙无疑在文章背后下了极为辛苦的“求证”工作。如北宋时石匠安民,人们一般都比较陌生。他找“宋史”,查“演义”,多方搜寻,才较为准确地综合出安民的资料,也为他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奠定了基础。实在说,恩龙对史料中的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富于哲理的,也是客观的,全面的,其笔墨当是厚重质感的。譬如他对苏武人格魅力的点评,对曹孝女孝道的称颂,对班昭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羡赞,对谢安怀才不遇的感叹,对苏若兰发愤出绝诗的悲怀,等等,(乱码,删除几句)天地之道,净智妙圆,豁达冲淡,神通感应。在赏析中感悟文化、了解史料,在品读中涵养性情,陶冶情操,夏先生的瓷绘无双谱及其文章留给人们丰厚的审美思考和德道教益。

据说,夏先生正在筹划出版〈瓷绘无双谱〉的图书,我们有理由期待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台行僧
后一篇:庆云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