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发育困惑之解

(2006-07-22 21:33:06)
分类: 行医随感

在门诊,经常接受家长有关少男少女性发育问题的咨询,或性早熟,或性发育期紧张。因孩子的性困惑,引发 “性家教 ”的网络讨论。实际上,生活中也出现了有关青春期(按WHO同意:以10-20岁为青春期。)性发育一系列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包括:

1)性行为提早,与对性行为的无知和性教育跟不上有关。

2)青春期妊娠

3)性传播疾病

4)宫颈发育不良和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 过早性生活,早孕以及多性伴侣是宫颈疾病的高危因素。

5)社会问题 青春期的“初恋”及性行为发生时其心理人格未成熟,常可因之产生心理后果,如失恋所致的暴力和自杀;少女妊娠得不到家庭理解支持而成为单亲母亲,继之引发的一系列子代教育和经济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有医学、社会的原因:

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营养充足,使青少年体格生长呈年代增长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范围内也呈现出青春发育年龄逐步提前的趋势。中国女孩的初潮年龄也呈同样的年代提前趋势,以及呈现地区和城乡的差异,与经济发展状态有关系。2000年全国城市平均初潮年龄13.08岁,乡村为13.43岁。

 

    二.青春期提前产生了两个不同步:首先,性成熟、生理发育提前与人格成熟、智力及心理的发育稍后,不同步。第2个是生理发育—社会需求间的不同步。现代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青少年接受知识技能训练的时间延长,进入社会的年龄相对后移,使性成熟至可进行合法性生活的年龄距离长达10年。这两个不同步是近年青春期医学和社会现象的根源。

 

三.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方社会始发的“性自由”“性革命”的风潮影响我国,与中国传统性观念相悖;此现象与青春期年龄提前正相重叠,因而带来一系列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由于青春发育年龄的提前,以及传媒和社会上对性早熟病因不确切的报道和渲染,引致社会上对性早熟的种种误解。

 

群体的青春发育年龄是提前了,但对个体未必提前。早熟问题,因而也有一部分可以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早熟,尤其对男孩的早熟更应谨慎对待,器质性病变为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家长不会首诊时都前往儿科内分泌专科,而普通儿科医生对于这些患儿的诊查未必恰当,中枢性性早熟常会得出“阴性”的结果,易致误诊。

 

几点建议:

l        改变观念,消除性“无师自通”的误解,父母担负起青春期性教育的责任。

l        学校开设生理卫生课,正面宣传性生理知识,性健康知识。

l        生而有欲,到了“饮食男女,大欲存焉”欲不得不发的时候,就要疏导防病。

l        已知夏娃和亚当的结局,提前借助科学技术,使用安全套,防病防早孕在前。

l        转移法,培养孩子多种兴趣,积极向上。退而求其次,也要用道德律教育之,约束之。

l        求助医生,儿科医生必须认识青春期,负担起维护儿童有一个正常青春期的医学责任,包括青春期保健教育,异常青春期的诊治。儿科医生应掌握青春期的正确概念,识别出异常青春期的患儿,将这些患儿转送给儿科内分泌专业医生,使患儿得到专业的诊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