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行医随感 |
在门诊,经常接受家长有关少男少女性发育问题的咨询,或性早熟,或性发育期紧张。因孩子的性困惑,引发 “性家教 ”的网络讨论。实际上,生活中也出现了有关青春期(按WHO同意:以10-20岁为青春期。)性发育一系列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包括:
(1)性行为提早,与对性行为的无知和性教育跟不上有关。
(2)青春期妊娠
(3)性传播疾病
(4)宫颈发育不良和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 过早性生活,早孕以及多性伴侣是宫颈疾病的高危因素。
(5)社会问题 青春期的“初恋”及性行为发生时其心理人格未成熟,常可因之产生心理后果,如失恋所致的暴力和自杀;少女妊娠得不到家庭理解支持而成为单亲母亲,继之引发的一系列子代教育和经济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有医学、社会的原因:
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营养充足,使青少年体格生长呈年代增长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范围内也呈现出青春发育年龄逐步提前的趋势。中国女孩的初潮年龄也呈同样的年代提前趋势,以及呈现地区和城乡的差异,与经济发展状态有关系。2000年全国城市平均初潮年龄13.08岁,乡村为13.43岁。
三.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方社会始发的“性自由”“性革命”的风潮影响我国,与中国传统性观念相悖;此现象与青春期年龄提前正相重叠,因而带来一系列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群体的青春发育年龄是提前了,但对个体未必提前。早熟问题,因而也有一部分可以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早熟,尤其对男孩的早熟更应谨慎对待,器质性病变为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家长不会首诊时都前往儿科内分泌专科,而普通儿科医生对于这些患儿的诊查未必恰当,中枢性性早熟常会得出“阴性”的结果,易致误诊。
几点建议:
l
l
l
l
l
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