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仨小伙伴(三):故乡何处是?

(2006-05-05 21:02:16)
分类: 情境记忆

    唐代大诗人崔灏思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每吟此句,引我傻问:故乡何处是?

故乡的概念一般涵盖:出生地、血缘宗亲居住地、生长生活地等。鄙人出生地是鲁北重镇,一介草民,可忽略不计!幼寄养在冀鲁交界一农村,奶娘哺育至三岁,恩重如山,曾几何时“只知魏晋,不知有汉”,当作故乡理当充分。父亲的原籍那是铁定的故乡,可是,只用于填各种档案,没有更多的联系。1954~1965年在山东博山度过金色的童年。使我心牵梦绕42年,常常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个地方!除了异地工作、读书几年之外,居现在的小城工作、娶妻生子、过日子30余年。于是乎,简单的追问:乡关何处?回答却很难!

回博山,圆思乡梦!仨小伙伴重归“故里”,早上出发,归心似箭,路过世纪大道遇上戒严,改道而行。出师不利!

据云:“三个代表”的原创、尊敬的前元首即莅临淄博。这个城市光荣啊,春阳暖融融,梧桐摇曳,沙沙响。武警戒严,警察上路。昨晚,在宾馆听人们议论,我不以为然。瞎掰!老百姓如何知晓前元首的动静?今晨看到戒备森严,我还是将信将疑。哦,他老人家1959年曾在博山电机厂工作过,有像片为证。莫非也来……?看来小道消息也许准?

进入博山的路口,有朋友接领我们先到百年考院小学。康懿在我来鲁之前先到博山安排,甚而,联系到了我姥爷当年的秘书,已经76岁了,知晓我来,很高兴的说:“记得那个小孩。”

在学校门口,校长、主任几人等候,参观学校史室,座谈,介绍情况,我在校园摄像、拍照,找不到那几十年的老楼……心生一丝遗憾,不拆多好,风雨百年的老楼只留在记忆里……

出了学校,我和鲁平说:“闹大了!不可,不可。不要给人家添麻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