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赞誉辞则喜,听微辞则逆耳,庄子曰:嗜欲深,天机浅。希望得到赞誉称作“虚荣欲”,大抵“天机浅”的人皆有此欲。我亦不免俗!刚开办博克,好评如云,誉词纷至。有空就看那些赞美的话,其乐融融。夫人见我美滋滋的盯着视屏,“你的自恋倾向很严重了,该请精神科大夫瞧瞧啦。”她劝说。“佛家曰:自爱才可爱人,自利才可利他,自度才可度人。呵呵”我回敬几句。
这不,接到顾尘兄(笔名)的“伊妹儿”又像扎了一针吗啡,兴奋起来。顾尘兄著作等身,稿约应接不暇,牺牲宝贵的时间浏览《一个医生的哲学》,还写了赞许的文字。简直是面对镜子,我心里忐忑、汗颜,受之有愧呀。顾兄长期位居本市文学艺术界的首席,如若不是挚友,真还以为讽刺我哪!自明乃学兄鞭策也!只好认真做博克,以谢黾励。在张扬个性的时代,我也“聊发少年狂”,斗胆将顾兄文字发表如下。
走进朋友的博客
原创:顾尘
我有一位医界朋友,人到中年,功成名就
。
在他的学科领域
,是公认的学者型专家
,医术、医德,口碑极佳,在他供职的那家医院,算得上德高望重。
经验告诉人们,在一个学科浸淫太久、太深,往往容易偏执,以致形成性格上的缺陷。(在医生面前谈性格缺陷,无异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而我这位朋友,执学科之牛耳,对其专业浸淫不谓不深、不久,非但没有性格缺陷,还是公众尊敬且喜欢的人物。
哲人言,人可以无知,但不能无趣。我这位专家朋友是有趣味的人,他除了对本专业的钻研,还广泛涉猎文学、哲学、宗教领域,且
结识了一大批社会各界的名流,八小时之外,
读书、“盘道”,是他最快乐的时光。老子、庄子、孔子、释加牟尼、启功、王蒙、周国平、张中行、余秋雨、萨特、海德格尔、
西方哲学、东方智慧、工作着敬业、认真,生活的充实、快乐。
此番境界
,常令朋友们羡慕不已。
最近听说在网上开了博客,点击率居然不低,我好奇,一天,走进他的博客,我走进时,恰逢开博客刚“满月”,粗粗浏览了一下题目,竟然“博”了20多篇,总题为《一个医生的哲学》,于是我逐篇拜读,
医生的随感录、三种境界
、开慧启智,看病难、看病贵的反思,真实而感人,交友、读书、谈禅论道,境界大开,其文如行云流水,朴实无华――――在品读一个医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同时,让人触摸到一位医生,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呈现给读者一个成熟而智慧的人生。
智慧的人,都在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做一个好医生之余,开拓心灵空间,惠人娱己,未必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倘若能实现另一个层面的“济世度人”,则功莫大焉。即使消解了意义,开博客并非“文以载道”,纯“以文会友”,寻得一份心灵的充实与快乐,又有何不可?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
人对精神世界的探求永无止境,朋友的交流亦多多益善。且幸我们赶上了网络时代,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
这刚刚“满月”的婴儿的几声“人之初”,已经有不少“粉丝”
加盟其中,好评如潮,可见朋友博客的品味之高,“人气”之旺,我想,待《一个医生的哲学》开坛周岁之际,借助这个平台,能够结识多少真朋友,读到多少天下好文章?岂不是人生快事?
别忘了,他的网名为运河散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