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感录(二):医生的三种境界

(2006-03-03 21:15:55)
分类: 行医随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一段很著名的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相当深刻地描述了做事业和学问的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又是层层递进的,以无意而得之的境界为最高。
  我读冯友兰《新原人》,他说:“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创造。……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能达到天地境界的不是神仙佛祖,也是像孔夫子,老子,庄子那样的圣人,平常人难以企及。医生是常人,只得按冯老先生的前三种境界论。

做学问按王氏分类法有三种,做人也有冯氏三境界。医生是做人,做学问,耍技术的职业。所以,我以为医生也可分三种境界。

自然学习境界,是从医的的初级阶段,也是以医为谋生手段。临床经验少,医术有限。在老医生的指导下工作,学习执行现成的诊疗常规,完成任务,不出差错,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还要不断学习,应付考试。开始学会分析病例特点,但缺乏因人而异的治疗,难以创新。也称“用手治病”的境界。此乃第一境界。

敬业功利境界,经验丰富了,技术娴熟,对病人具体分析,抓住主要矛盾,优选诊疗方案。应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改进手术方式,提高疗效。担负繁重的医疗,教学,科研任务,处理医患关系和谐。兢兢业业,功利心,上进心强。积极争取逐级晋职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具一定的创新精神,难达更高的水平。也称“用脑治病”“用心治病”并用的境界。此乃第二种境界。

大医精诚境界,了悟人生的终极价值,怀着一颗博爱之心,具有很高的人文修养。以人为本是其行动原则。医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看他们手术简直是艺术享受!他们的从医超越了功利,他们创新的一招一式被其名命之,一言一论成了教科书上的学说和新理论。达到了“无意而得之”的境界。是某领域的泰斗,众医生高山仰止!此乃第三种境界。

社会呼唤名医,病人车马劳顿长途奔波到处寻找名医。人们崇敬名医,期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服务。然而,达到第三种境界的著名医生凤毛麟角。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滚滚的商品经济红尘,医生也如同常人一样会迷茫,会失去方寸,其境界也波澜起伏不定,非用佛家大雄之力,才能矢志不移!但是,我以为他们依然属于素质高尚的人群!对于随洪流漂浮的人,要倾其力回归到本然的境界。怀着一颗博大的仁爱慈心,驱病痛,挽生命于膏肓!医生(包括鄙人)们要不断向更高的境界努力。在医院里鄙人忝列“专家”,“名医”之榜。心知其实难符。虽了悟虚名属身外之物,不在乎一二。但终日惶惶,不敢懈怠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要撑的起“名医”的尊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期待
后一篇:开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