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产新政所想到的
(2015-04-05 21:42:23)
一个社会要保持稳定,必须在必需品的提供上保持低廉,例如基础教育,基础医疗,基本住房,食品,交通等等,如果把这些生存必需品进行完全的市场化,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不稳定,少数人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对无议价能力的消费者进行肆无忌惮的盘剥,贫富差距迅速拉开,最终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住房市场化就是如此,对于衣食住行中的一环,政府本应以满足基本住房为主要目标,而不是把发展商品房当作支柱产业,将大量土地高价卖给开发商,结果就是普通百姓绝大部分的收入都用来购买价高质次的住房,导致其他消费萎缩,只能依靠国家不断投放信贷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信贷投放的结果就是货币对内贬值,反过来继续推高房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由政府对基本住房进行保障,无论是采取公租还是保障房的形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应把最好的土地卖给商品房开发商,应按照全民所有制经济全民所有的原则,把70%以上的最好的土地供给基本住房保障,剩下的才卖给商品房开发商。这里面的逻辑就是普通人的住房支出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有能力进行高消费的人去住商品房,但不得同时拥有保障类住房。
可惜新政的方向不是这样,其结果无非是救市失败,房地产市场继续萎靡,救市成功,用生活必需品的高价来榨干百姓的每一滴消费能力。而有能力消费和追求较高生活品质的富裕阶层对定位不清晰的所谓“豪宅”不甚满意,这就是一个除了少数人得利之外的全输局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