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破解之局
(2012-04-05 22:48:41)
标签:
杂谈 |
从经济学角度,理论上储蓄必须等于投资,也就是说,有多少储蓄,才能有多少投资。如果储蓄大于投资,那么长期利率会下降,反之,投资需求大于储蓄,那么利率会上升,逼迫资金回到储蓄。
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很高,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由于缺乏社会保障,必须将收入中重要比例转成储蓄以应不时之需,发达国家的储蓄率比较低,因为发达国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国民无需担心未来的不可保障,因此产生更多的消费需求。
由于全球化的普及,储蓄与投资在全球变得贯通,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储蓄在源源不断的流向发达国家的投资,也就是说穷人在源源不断的借钱给富人花,而且这个富人90%不可能再还了。
由于美元的通用货币地位,美国不担心国家破产或违约,只要开动印钞机(宽松货币,QE1,QE2等等),或者维持全球军事存在,就可以讲借来的钱赖掉,也不能说借吧,是发展中国家主动送过去的,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率太高,本国容纳不下。
欧洲虽然效果林立,但通过欧元摆脱了美元的长期吸血,通过空客,截断了高科技掠夺的主要途径(一架飞机=1.5亿件衬衫),欧元区内贸易占其全部贸易的80%阻断了向美国的利益输出。
这个局很难破掉,发展中国家无论模拟美国模式(成本太高),或者拒绝,目前来看都不太现实,用到手的美元够买任何资产或商品都会造成价格上涨到难以忍受。
发展中国家富人频频投资发达国家的不动产,是一个危险的趋势,长远来看并不保险,因为当这种投资影响到当地物价,就业水平时,必然遭致报复,届时将面临巨大的政策风险,极有可能血本无归。
发展中国家富人大规模移民也不现实,从长远来看,一个没有强盛母国的民族是没有前途和命运多艰的,吉卜赛人和犹太人便是如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