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特切夫(Tyutchev1803-1873)是俄国19世纪极有才华的诗人,他以歌咏自然、抒发感情见长。诗人一生四、五十年创作生涯仅留下三百多首短诗,他的诗歌形式短小简练,但内涵丰富:既有深刻的思想,充沛的感情。《丘特切夫诗集》只是小小的一本书,但是,正如诗人费特所说:“这小小的一本书,在分量上胜过多卷的文集。
丘特切夫出身贵族,从小受到极好的教育。他少年时代的家庭教师是诗人兼翻译家拉伊奇。丘特切夫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写诗,并成为俄国文学爱好者协会的成员。1818—1822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他兴趣广泛,爱好文学、历史、哲学,也喜欢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
1822年丘特切夫大学毕业,到外交部供职,不久被派到驻巴伐利亚的使团工作,此后,他在慕尼黑等地生活了二十二年。他与巴伐利亚上层贵族有密切交往。他的第一个妻子艾琳娜原是鲍特密尔伯爵小姐,属于巴伐利亚上层贵族社会。当时,慕尼黑是欧洲文化中心之一,在这里丘特切夫与德国诗人海涅过从甚密,海涅称他为自己的挚友,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也交往密切,可以说,这一时期丘特切夫是生活在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气氛中。两位德国友人重视丘特切夫倒不是因为他是诗人,他们可能还不知道他写诗,他们喜欢他的博学和非凡的记忆力。
摘录作品15首:沉默吧
我独自默坐
我的心愿意作一颗星
少女啊,别相信
春
秋天的黄昏
恬静 黄昏
天鹅
我又看到了你的眼睛
日与夜
静静的夜晚
世人的眼泪
诗
无题
沉默吧
沉默吧,把你的一切情感
和梦想,都藏在自己心间,
就让它们在你的深心,
好似夜空中明亮的星星,
无言地升起,无言地降落,
你可以欣赏它们而沉默。
你的心怎能够吐诉一切?
你又怎能使别人理解?
他怎能知道你心灵的秘密?
说出的思想已经被歪曲。
不如挖掘你内在的源泉,
你可以啜饮它,默默无言。
要学会只在内心里生活——
在你的心里,另有一整个
深奥而美妙的情思世界;
外界的喧嚣只能把它淹灭,
白日的光只能把它冲散,——
听它的歌吧,——不必多言!……
一八三零年
查良铮
译
我独自默坐
我独自默坐,
以泪眼望着
燃尽的壁炉……
往事的回忆
令我沉思郁郁,
语言怎能表述?
往事如烟云,
今朝也只一瞬
就永远逝去——
象过去那一切;
无尽的岁月
已被幽暗吞去。
一年年,一代代……
人何必愤慨?
这大地的谷禾!……
很快就凋谢,
新的花和叶
又随夏日而复活。
于是一切如前,
玫瑰重又鲜艳,
荆棘也再滋长……
但你啊,我的花朵,
你却不再复活,
从此不再开放!
唉,是我的手
把你摘下枝头,
带着多少欢喜!……
贴在我胸前吧,
趁它还能迸发
爱情临终的叹息。
一八三六年
查良铮
译
我的心愿意作一颗星
我的心愿意作一颗星,
但不要在午夜的天际
闪烁着,象睁着的眼睛,
郁郁望着沉睡的大地。——
而要在白天,尽管被
太阳的光焰逼得朦胧,
实则它更饱含着光辉,
象神仙一样,隐在碧霄中。
一八三六年
查良铮
译
少女啊,别相信
少女啊,别相信,别相信诗人,
别把他唤作你的意中人——
要知道,诗人的绵绵情意阿,
比一切怒火还容易焚身!
别以少女的纯洁的灵魂
来接受诗人的心!要知道,
你那一层轻盈的面纱
掩盖不了他热情的燃烧。
诗人象自然力一样磅礴,
他主宰一切,只除开自己;
很可能他的桂冠烧上了
你年轻的鬈发,全出于无意。
轻率的世人总是任意地
或者颂扬,或者咒骂诗人,
他并不是毒蛇噬咬人心,
他啊,只象是蜜蜂把它吸吮。
诗人纯洁的手不会
把你视为神圣的东西破坏,
但无意间,他会把生命窒息,
或者把它送往九霄云外。
春
不管命运的手如何沉重,
不管人如何执迷于虚妄,
不管皱纹怎样犁着前额,
不管心里充满几多创伤;
不管你在忍受怎样的
残酷的忧患,但只要你
碰到了初春的和煦的风,
这一切岂不都随风飘去?
美好的春天……她不知有你
也不知有痛苦和邪恶;
她的眼睛闪着永恒之光,
从没有皱纹堆上她前额。
她只遵从自己的规律,
到时候就飞临到人间,
她欢乐无忧,无所挂碍,
象神明一样对一切冷淡。
她把花朵纷纷洒给大地,
他鲜艳得象初次莅临;
是否以前有别的春天,
这一切她都不闻不问。
天空游荡着片片白云,
在她也只是浮云而已,
她从不想向哪儿去访寻
已飘逝的春天的踪迹。
玫瑰从来不悲叹既往,
夜莺到晚上就作歌;
还有晨曦,她清芬的泪
从不为过去的事而洒落;
树木的叶子没有因为
害怕不可免的死而飞落,
啊,这一切生命,象大海,
整个注满了眼前的一刻。
个体生活的牺牲者啊!
来吧,摈弃情感的捉弄,
坚强起来,果决地投入
这生气洋溢的大海中!
来,以它蓬勃的纯净之流
洗涤你的痛苦的心胸——
哪怕一瞬也好,让你自己
契合于这普在的生命!
一八三八年
查良铮
译
秋天的黄昏
秋天的黄昏另有一种明媚,
它的景色神秘、美妙而动人;
那斑斓的树木,不祥的光辉,
那紫红的枯叶,飒飒的声音,
还有薄雾和安详的天蓝
静静笼罩着凄苦的大地。
有时寒风卷来,落叶飞旋,
象预兆着风暴正在凝聚。
一切都衰弱,凋零;一切带着
一种凄凉的,温柔的笑容,
若是在人身上,我们会看作
神灵的心隐秘着的苦痛。
一八三零年
查良铮
译
恬
静
雷雨过了。巨大的橡树
被雷击倒,灰蓝色的烟
从枝叶间不断地飘出,
飞入雷雨洗过的碧空间。
林中的鸟儿早已在啼叫,
那歌声更加响亮动听;
彩虹从天上弯下一只角,
搭在高山翠绿的峰顶。
一八三零年
查良铮
译
黄
昏
好象遥远的车铃声响
在山谷上空轻轻回荡,
好象鹤群飞过,那啼唤
消失在飒飒的树叶上;
好象春天的海潮泛滥,
或才破晓,白天就站定——
但比这更静悄,更匆忙,
山谷里飘下夜的暗影。
一八二六年
查良铮
译
天
鹅
休管苍鹰在怒云之上
迎着急驰的电闪奋飞,
或者抬起坚定的目光
去啜饮太阳的光辉;
你的命运比它更可羡慕,
洁白的天鹅!神灵正以
和你一样纯净的元素
围裹着你翱翔的翅翼。
它在两重深渊之间
抚慰着你无涯的梦想,——
一片澄碧而圣洁的天
给你洒着星空的荣光。
一八二零——三零年
查良铮
译
我又看到了你的眼睛
我又看到了你的眼睛,
啊,只是你南国的一瞥,
就逐开了我寒冷的梦
和这幽黑的、沉郁的夜……
它又重现在我的眼前,
那一个国度——我的故乡——
好似亚当失去的乐园
又对他的子孙闪着光……
我看到了摇摆的月桂
荡漾着蓝色的空气,
从海上漂来阵阵的风
把夏日的炎热扬起;
一整天,金色的葡萄
在阳光下长得更成熟了,
而在大理石的回廊间,
神话般的历史在缭绕……
致命的北方消失了,
好像遗忘的一场恶梦,
在我的头上闪耀着
那轻淡而明媚的天空。
我的眼睛又在饥渴地
啜饮着你活跃的光辉,
在它的纯净的光波里,
我认出了那奇幻之地。
一八四九年
查良铮
译
日与夜
为这神秘的精灵世界,
这无可名状的无底深远,
由神的至高旨意盖上了
一层金色的帷幕——白天
白天啊,这幅璀璨的画帷,
白天啊,你医治病痛的心魂,
你给世间万物充满生气,
人和神都把你当作友人!
但白天消逝了——黑夜降临;
夜来了,就把恩赐的彩幕
一下子拉开,使无底的深渊——
使那致命的世界赫然暴露
在我眼前,于是我们看见
它那幽暗的、可怕的一切,
而我们面对它,又没有遮拦——
这就是何以我们害怕的黑夜!
一八三九年
查良铮
译
静静的夜晚
静静的夜晚,已不是盛夏,
天空的星斗火一般红,
田野在幽幽的星光下,
一面安睡,一面在成熟中……
啊,它的金色的麦浪
在寂静的夜里一片沉默,
只有银白的月光
在那如梦般的波上闪烁……
一八四九年
查良铮
译
世人的眼泪
世人的眼泪,啊,世人的眼泪!
你不论早晚,总在不断地流……
你流得没人注意,没人理会,
你流个不尽,数也数不到头——
你啊,流洒得象秋雨的淋沥,
在幽深的夜里,一滴又一滴。
一八四九年
查良铮
译
诗
当我们陷在雷与火之中,
当天然的,激烈的斗争
使热情沸腾得难以忍耐,
她就从天庭朝我们飞来,——
对着尘世之子,她的眼睛
闪着一种天蓝的明净,
就好像对暴乱的海洋
洒下香膏,使它安详。
一八五零年
查良铮
译
无题
|
在闷热的空气里一片沉默,
预示着大雷雨的倾泻,
那比玫瑰的馥郁还要浓烈,
那比顽童的声音还有尖细……
听!那白烟状的乌云后面
雷声正轰鸣着滚过;
看那疾驰的闪电
象腰带把天空围捆起来……
在炎热的空气里,
生命之所需已全来到,
仿佛是神水
在血管里激动、燃烧!
姑娘啊姑娘,是什么
使你不安,惆怅?
你那湿润的眼睛
为什么痛苦,悲伤?
你那少女面颊的火焰
为什么暗淡,不再闪耀?
你为什么心潮起伏,
红唇又何故燃烧?……
你透过绢丝般的睫毛
涌出了晶莹的眼泪……
莫非,这是雷雨交加之前
先行滴下的雨水?……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