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或“全才”(Whole Person),使之具有人文与科学知识的修养。只有具备这种修养的人才是“受过教育的人”(Educated Person)或“知识分子”(Intellectual)。至于理工专科则是一种技能,受过教育的人通过适当训练完全可以掌握。
正是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美国正规大学的本科教育头两年学生基本不学专业,而是花很多时间涉猎百科、纵横文理,为日后进入专业学习打下广博的基础。像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美国一流高校吸引最优秀的应届高中生报考的“招牌”之一就是它们的所谓“核心课程”。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手册(Catalog)中关于“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的相关内容是这样描述的:
核心课程是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石。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才智开发的关键,核心课程的目标是为哥大全体本科生,无论其将来的专业或方向如何,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使之谙熟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艺术和科学上的重要思想与成就。
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从下列九个方面选满规定的学分:
文学:世界文学概论,要求学生从荷马、西塞罗等古希腊、罗马文学家一直念到艾略特、伍尔芙等当代文学作品。
现代文明:介绍西方政治、伦理、宗教、社会思想等方面历史沿革与现实问题。
艺术:介绍西方艺术史。
音乐:西方音乐鉴赏及音乐史。
外语:学生起码掌握一门外语。
逻辑与修辞:要求学生学会在批判性、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同时,以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进行口头及书面的表述。
世界主要文化: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主要文化与文明的历史沿革与现实问题。
体育:除了完成各种课内要求的体育项目外,每一个哥大学生都必须通过游泳测验,否则不能毕业。
科学:学生起码要选三门数、理、化、生物等科学课程。
哥伦比亚学院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生学院。哥伦比亚学院要求每一个本科生在大学前两年修完一系列基础课程。即所谓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核心课程的设计旨在为哥大本科学生提供一种共同的学术体验,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扩展知识结构。核心课程是哥伦比亚学院本科教育的核心部分。
核心课程从1 9 1 9年开始形成,当时只包括一门必修课程。后来逐渐扩大到文学、艺术、音乐、逻辑与修辞、现代文明,并涉及外语、科学、体育和主要人类文化等方面的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跨越漫长的历史时期、地域和文化空间以及学科或系科的界线,意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并为他们打下广博的人文与科学方面的知识基础,为了完成核心课程的要求,学生必须先修四门基本课——文学人文、现代文明、艺术人文和音乐人文,然后完成世界主要文化、科学、外语、作文和体育等课程。
哥伦比亚学院的核心课程以1 9 1 9年开设的“现代文明”为滥觞,并在1 937年发展成为“文学人文”。至1947年,“艺术人文”、“音乐人文”和“亚洲人文”被正式列入核心课程。其余的核心课程都是在以后逐渐加入的。虽然今天最为人称道的是这些课程的内容,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核心课程都采取小班讨论课的形式。每一门课都限制在22个学生以下,从而保证了哥伦比亚的本科教育从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学术上的积极参与。在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个好问题于提供一个好答案同样重要,而小班的形式使学生得以和教授从开始就有机会建立和发展学术上的良好关系。
核心课程重在磨练技能,培养习惯:教学生如何观察、分析、辩论、进行富有想象力的比较以及对思想及其差异的尊重等,为学生今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更好的生活作准备。
(本文来自网络,非博主原创。不过,博主作为一名大学退休教授,把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教育与国内相比,实在是汗颜得很。我们的本科生,不知学了一些什么鬼东西。要论水平和创造力,可能与美国的高中生有一拼。可悲,可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