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上周股市连续几天大跌,无论是普通股民,还是机构,都被跌得心慌意乱。只是因为这下跌不仅来的太迅猛,而且还一跌而不可收拾。连央行的双降(降准、降息)措施都止不了跌。上证指数从5100多点直落到上周五的3600余点,15天最大跌幅42.7%,有427只个股的股价被腰斩,还有954只股票跌幅为40%~50%。短短的三周时间,按照中登公司(截至6月26日)的期末持仓人数(5076.6万)计算,人均亏损近41.30万元。按照2014年全国人均年平均工资49969元计算,每人近三周约亏掉8年工资。此时的股民们已如同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甚至没有风吹草动,他们也匆忙逃亡。此时的股市用哀鸿遍野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于是,股民们眼巴巴地将目光转向了政府救市。因为,来自股市内外的消息已经表明,这一波的股市大跌已经非市场自身的原因,人为操纵做空已经超越了市场自身的力量。来自媒体报道说,股市的巨大波动已经引起高层的注意。于是,在这个双休日,高层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而且,中央的态度已经比较倾向于强力救市。这对于广大股民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但是,股市有风险,这是个常识。而且股市自身因为政策的、消息面上的、上市公司业绩上、股民个人偏好等多种因素,出现了供求关系的经常不平衡,于是,出现波动也是正常的。这是一种市场自发调节的行为与功能。这也就是说,政府出手救市应该是暂时的,而且今后重点仍将放在市场监管上。因此,可以说,政府的救市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一个底线的,是个案。整体上,是要遵循股市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周期的。这就可以理解为,政府需要的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股市,暴涨暴跌都不符合宏观经济的实际需要。那么,作为刚刚经历过连续的暴跌股市,政府的救市可以理解为远期是,实现股市的平稳发展,止跌是即期的救市目标。不要寄希望政府救市还能向前一阶段那样带来股市的暴涨,慢牛的格局可能在本次暴跌以及政府救市后基本形成。
而对于9千万的股民来说,当前最紧迫的愿望也是股市止跌。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股票基本上都下跌了40%,有的还更多,也就是说,股民们前期赚的钱不仅几乎被跌光,有的甚至已经被套的很深。有人形容此时的股民情景是:一块大石板下压着很多人,当一个大力士前来搬走这个大石板时,下面的一众人员立马四散逃开。这个大石板就是当前的股市,石板下的很大人便是广大被套的股民,那个大力士就是救市政策。这个情形也间接描绘出当下股市的状况和股民的心态。一有机会便落荒而逃。可见股市的连续暴跌被形容为“自相踩踏”很为恰当。更让人们感到信心比黄金都重要!可见能够强力止跌,当时近期股民们的最现实期盼。尽管要实现这个目标看上去不难,只要祭出足够的救市政策就可以实现,但是事实上要远比想象的难得多。说到底,心散了再聚拢很难。因此,首先是止跌这不仅是政府救市的底线,也是股民信心的起点。只有这两者高度统一,本周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股市才有正常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